“活”用信息技术 “助”探科学奥秘
作者: 查莉琳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资源平台,为学生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进一步推动、激活我们的科学实验教学呢?
一、选素材激兴趣,助构自主环境
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素材资源整合处理。如教学《光和影》,可以在PowerPoint中链接一段手影魔术视频,并提醒学生边观看边思考这些形态各异的手影产生的相同条件有哪些。通过形象的视频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主动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将枯燥的被动的探寻过程变成了一场主动的竞争游戏。
二、变传统破难点,助推探究效率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形式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无论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动画视频展示等信息技术,都是传统教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1.变盲区为可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理解这部分盲区。然而,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化教学实验系统很好地将看不到的现象用精确的、可视化的图像、图表或曲线显示出来,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从而快速发现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如《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条很长一段时间后也很难看清楚金属条胀长了没有,变化之微小又如何能准确测量胀长了多少,学生自然发现不了规律。但如果使用数字化教学实验系统,将传感器(探头)与正在加热的金属条的测试部位一旦接触,传感器便会立即将获得的数据传到采集器,再从采集器传到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将数据生成数据表、图或者曲线。随着加热的程度,数据与图表时时随之改变。这种可视化的新颖形式操作简单,且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变有限为无限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由于时空和条件的限制带来的实验现象、观察上的缺陷。比如《时间的流逝》教学中,如何在40分钟课堂教学中感受时间在不停地流逝呢?其实在导入时就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人脸特写动态视频,从稚嫩逐步衰老,视频短短十秒钟却浓缩了这个人的一生。又如《动物的卵》一课,为了让学生看到鸡蛋如何变成小鸡的过程,不可能现场孵,可以课前利用互联网下载一段鸡蛋如何变成小鸡的过程视频,再分组观察鸡蛋,学生定会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手里的是一个个小生命。再如《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课,受条件和空间的影响,不可能给每个小组发放一辆自行车进行自主探究。此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立体自行车,并通过视频动画、动态放大自行车上刹车、车把、车铃、踏板等部件。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就能很轻松找出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成功发现其工作原理,顺利地完成探索任务。
3.变真实为虚拟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有不少探究实验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在课堂中真实加以表现。这部分的探究活动可以适当利用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有效补充实验教学。这样不仅能方便地再现完整的现象发生过程,也能提高实验的效率与准确性。例如《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虽然通过探究实验学生们发现空气的确可以像固体、液体一样占据空间,但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从心理上完全接受。教师就可以运用flash小动画模拟空气分子占据空间的过程。又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火山、地震、泥石流等现象的发生,可以提供清晰而震撼的感官体验,引发学生提出各种希望探究的问题。再如教学《摆的快慢》时,利用电脑循环计时代替秒表可以解决实验误差大的问题。
三、换模式创融合,助优教学方法
信息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中,由美国克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创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经推出就广泛传播。其教学充分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由教师课前利用手机、录屏软件、ppt、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将制作好的微课等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网络微课平台,学生在课外可以随时下载、在线观看,并带着问题自主灵活学习,课堂上对疑难问题再集中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从而将“教-学”模式转换为“学-教”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倡导的自主化、互动化与这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课为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一次翻转。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上传网络的学习资料,并于网络发布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单。
通过预先学习这些视听信息,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可以将自己想法、问题等上传到网络进行交流,同样可以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解答或提出疑问,从而实现相互提高、相互进步。课上学生利用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快速动手开展比较、分析、交流等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交流协作能力都大大提高。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但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推进,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科学实验室将建成,信息化教学方法也会得到普及和优化。
总之,如能科学合理地“活”用信息化教学这个“助推器”,那么科学自主探究教学定能独具特色,自成风景。
参考文献:
[1]董晶,郭桂真.用翻转课堂撬动教学改革,开启ICT深度融合新篇章——山东省昌乐一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纪实[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2]丁建伟.给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充电”—浅谈小学科学多媒体优化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3]徐伟良.小学科学问题探究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 (小学),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