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辅以德育为舵
作者: 徐春 冯美红摘 要:科学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还要辅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我们的科学教学可以在实验设计时适时渗透德育元素,在实验步骤中加入德育教育,在实验应用里接受德育熏陶。科学课堂上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才能树立起为祖国学科学,用科学的理想。
关键词:科学探究; 德育; 情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66-001
科学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还要辅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我们要加强实验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然后在大科学家等的事例激励下成长。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和大科学家交朋友,接受德育熏陶。这些德育内容的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身心和情感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在实验设计时渗透德育元素
如在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中,学生们开始关注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已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想一想,科学家是怎么研究的,我们也要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豆芽生命的秘密。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引导学生向科学家一样通过细致的记录发现豆芽生命的秘密。这时实验的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有趣味地开展起来,然后根据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保证了对比实验的成功。探究中,教师渗透了科学家研究的方式、方法,让他们带着小小科学家的头脑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
二、在实验步骤中加入德育教育
如《阳光下的影子》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为了确保活动有效进行,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观测活动中。让学生看视频,看看古人是怎么研究阳光下的影子,然后发明日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古人的日晷故事,让学生的情感进入观测的情景之中,感受古代科学家的伟大,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整个实验从观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的组织很重要,确保了实验结论的获得,让实验中学生少走弯路,少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前的准备很重要,实验步骤处处要求学生想一想科学家是怎么设计实验探究的,然后让学生和自己的设计比对,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引入课题,由于学生早已看到教室前方准备好的乐器,影响了揭示课题的神秘性(鼓、锣较大,带进教室只能摆放在黑板一角,学生一进教室就看到了);再次上课改为用课件播放乐器声音,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这样效果更好一些了。还可以用乐器,采用口琴、玩具小钢琴,这样物品较小,便于收藏,不易曝光而被学生早早了解,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给我的启示是以后上课更要关注实验布置的步骤,往往有时候就是要教师掌握教学节奏,太早暴露下一部才需要的实验器材,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入现代的声呐概念,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感受科技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情感和科学共振。
三、在实验应用里接受德育熏陶
如《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模拟实验,一方面是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推测,探索和解释岩石受到破坏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理解到水、风、气温、生物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叫做风化。风化过程比较缓慢,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模拟实验。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教科书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流程图或文字、图画表示这个过程。流程图是一种整理信息的工具,它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某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顺序、步骤。要求学生学习画流程图,一方面是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科学探究的能力之一。通过学习科学家归纳、整理的方式——流程图,感受科学家的严谨精神,从而对科学探究不感到神秘莫测,更好的接受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往往学生认为我会整理信息了,那么我也就完成这课的学习要求了,但是我们的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如果是以上两种认识,就失去了科学课的宗旨。所以有课后的一个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的自然景观及形成原因,是一个课外拓展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了解。这里要说明的是,单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并不多见,许多地形地貌是由多种作用综合形成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海南第一山花岗岩形成的自然景观,还和地壳的抬升运动有关。否则产生在地下的花岗岩怎么会露出地表,屹立在海洋中,最后又怎么会形成山呢。最后说明一点,科学联系生活实际才是我们科学探究的根本目的,用科学课堂中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算是学活了科学课。所以,我们的科学课不但要掌握科学知识,更要培养科学精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很好的融合科学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家的严谨、伟大、献身等精神的激励下,升华学生的情感。
只有把科学实验从实验设计到实验结论有效地进行规划,始终辅以德育为舵,以此来渗透到科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科学课堂上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才能树立起为祖国学科学,用科学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