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 唐艳玲摘 要:英语听力作为一种能力,是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掌握好英语的必由之路。而语音差异、词汇贫乏、语法缺失、文化差异及语感薄弱都是影响小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应对策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循序渐进练语音,多管齐下积词汇,听辨结合学语法、异国文化常渗透,潜移默化增语感。
关键词:听力; 语音; 词汇; 语感; 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91-001
学好外语,尤其是英语,已经成为时下莘莘学子的追求。掌握好这种工具,听、说、读、写是必须要完成的“功课”。听力作为一种能力,是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掌握好英语的必由之路。在提高英语听力的过程中,会有来自母语的干扰,例如语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加上缺少文字的辅助,听力的过程又是紧凑的,因此,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提高会遭遇诸多障碍。
一、语音差异
听力和语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先用汉语做例子,受方言的影响,很多人说的普通话可能大相径庭,甚至互相之间听不懂。n与l,w与f,zh、ch、sh与z、c、s不分等,正是这种“写起来一样,读起来不同”的现象给听力带来了许多麻烦。
同理,英语学习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学生不重视语音,说的是“地域性英语”,语音差异导致“看得懂而听不懂”,形成英语听力障碍。例如一个学生连[?覸]和[e],[i:]和[i]都分不清,他怎么能靠听来区别these men和this man?简单的都可能出错,复杂一点的单词出错就不足为奇了。
二、词汇贫乏
词汇量无疑是影响听力的重大因素,词汇量的不足,同样会对听力造成障碍。有的学生语音基础很好,可是遇到没有学过的或者不太常用的三会、二会单词他就听不出来了,所以没有相应的词汇的积累,往往成为了听力水平提高的瓶颈。听力理解题的选项使用的单词往往不会全用录音中的原词,而会用其同义词取而代之。例如录音中出现It is a sunny day.题目It’s a____day.选择时却不直接出现sunny,而用fine作为选项,结果很多学生就会出错。
三、语法缺失
仅有语音和词汇基础对于提高听力水平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语法功底或对句子的时态、结构没有概念,可能会降低听力效率,甚至在听的过程中出错。小学阶段出现的语法现象有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学生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所听句子或对话的时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失误。例如:Yesterday they saw a funny cartoon. Now they’re talking about it in the sitting-room. 问题:Where were they? 最后听到的词是sitting-room,肯定很多学生会选含有这个词的选项,却忽略了问题是一般过去时。
句子的分析还包括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例如:There’re twenty-one girls and twenty-two boys in my class. 问题: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 这就不能直接选择twenty-one或twenty-two,而应该将两个数相加。
四、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的差异常会导致理解的错误。有些学生能听懂所有单词,但往往对句子或题意的理解出错。原因是文化背景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文件背景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不了解题目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题意。
例如: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问题: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肯定会下意识的选择Monday,殊不知外国人习惯将Sunday作为一个星期的第一天。
五、语感薄弱
听力的灵敏度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听到理解所需要时间的长短。二是能听多快的话语或录音。学生首要解决的是从听到理解的速度。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基本上以书面为主,长期重笔试轻口语,使英语学习成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基于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过低的灵敏度成了学生听力的拦路虎。上课时有的学生几乎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原因是他们习惯于靠视觉接受英语信息。学生开始学听力时每听到一个单词就得在大脑中进行单词解码,从语音形式转化为文字形式,或从英语语音转化为汉语语义,导致从听到理解花时长,降低了听力的灵敏度。
应对策略:
一、循序渐进练语音
指导学生从音素练起,在对音素与单词纠音的基础上,扩大到句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在文章中纠音。因此,音素—单词—句子—语篇纠音是正本清源的练习方法,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二、多管齐下积词汇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听力的词汇量。教师可通过词语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同义词、近义词,并加深对二会、三会词汇及交际用语的记忆。如果出现听不懂的单词,要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含义猜测,正确理解词义。
三、听辨结合学语法
引导学生学习语法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因为听力要求的灵敏度比较高,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敏捷的语法判断力,平时就要加强课堂内外、校内外听的实践,在多听多讲多练中提高语法辨析和判断力。
四、异国文化常渗透
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突击速成的,其中很多信息是在无意中积累下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输入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除此之外,还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从小说、报纸、杂志乃至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去积累。
五、潜移默化增语感
灵敏度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课内外实践。除了平时的英语授课之外,教师应经常播放一些英语录音,简单的原版动画片等,如学生喜闻乐见的迪士尼神奇英语、洪恩小乌龟学英语,在潜移默化的听的训练中,帮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语感。长期坚持,学生会在捕捉到相关信息中产生难以描绘的惊喜。“多听”的量变必会带来“灵敏度提高”的质变。
只有平时将提高听力的方法策略融入日常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掌握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效提高听力,师生进入一个有声的英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