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作者: 姜宇

摘 要: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来传授的,而是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并通过人际间的团结协作而获得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组织合作,崇尚“以学定教”、“表达本位”的学习观,从而让每个孩子的自主性尽情地飞扬,构建师幼互动、充满爱意、平等、轻松、快乐、自信与力量。

关键词:示范; 自我扫描; 自我解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97-00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我在执教语言或音乐这两个活动时,常常会发觉有很多的孩子在活动中,思想停滞不前,只有一小部分优秀生一直处于思维驰骋的状态,而且越学越活跃。这不禁令我反思:这样的课堂能算一次成功的课堂吗?此次活动是否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呢?

我认为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切实关注到每个孩子思维或行为的发展,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每个孩子。

方法一,准确应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动、恰当的图片或视频等优秀资源为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等资料充分融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或内容更全面、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教师的准确示范所起的榜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示范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如小、中班的孩子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应在教师示范的同时加上清晰、简洁的讲解,示范动作要缓慢、到位,避免幼儿对咬文嚼字的不准确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模糊性。

方法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指南》中指出:老师应及时捕捉幼儿学习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开展活动,落实目标。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较喜欢以模仿和想象为主的角色扮演,因为在角色扮演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趣味化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使活动情趣无穷、生机盎然。如在组织中班音乐活动《小红帽》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无法记住歌词或者很流畅的演唱出来,因此,第一次组织的活动是失败的。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想到了边进行角色表演边演唱,我邀请四个幼儿来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是“小红帽”、“妈妈”、“外婆”和“大灰狼”,其余幼儿整齐演唱歌曲。孩子们立刻发现了表演的趣味性,争抢着要上台来进行角色表演。就这样,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角色扮演中理解了《小红帽》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从而加深了对歌词的印象。

方法四,巧用图谱。图谱也称为结构图,就是将抽象的形象用孩子熟悉的图片或符号表现出来,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提高孩子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如在执教中班韵律活动《绿毛虫》的过程中,我把三段音乐的意境设计成“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然后根据音乐一段一段地出示图谱,因为有了图谱,所以幼儿对音乐的结构能很好的区分和掌握,也能很快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随音乐依次展示图谱,更使得音、形与想象有效结合,从而领略到了艺术美与音乐神韵的完美融合。

方法五,将问题抛给孩子,培养他们自我扫描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自我扫描。在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地去观察、去研究。教师可这样提问:“你还有哪个地方有困难的?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这一提问的好处有以下几点:首先,它可以让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所掌握的程度,更准确地检测到教师组织本次活动的效果如何。其次,它也是对幼儿本次内容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一个检测,便于教师对不同的困难与所有幼儿不同发展的程度能及时地进行“对症下药”。这样不但幼儿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避免“满堂灌”这一教学模式,而且这其中包含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让能力强的孩子发挥“小老师”的榜样作用,让能力较弱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丧失学习的信心,相信有了同伴和老师的帮助,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从而激励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小舞台上展现出最自信、最美的自己。

(二)自我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弹性思维,有了这种能力,孩子就可以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接受挑战。他们会快速探索各个方面,一旦发现此路不通,就会及时调整自己先前的错误想法,以便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他们在做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挫折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第一种方案尝试失败时,能快速地选择其他方案,这一过程就是幼儿展示自己的弹性思维的过程。如在音乐课《小雨和花》集体表演时,我请男孩子来扮“小花”,女孩来当“小雨”,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表演结束了,我待全体幼儿安静后增加了“自我发现问题与自我如何解决”这一环节,我提问:“你在玩时发现了哪些问题,又如何解决呢?”一幼儿回答:“我发现男孩子围圈围得太小、太挤,以至于后面的‘小雨’在‘浇花’时不知道浇到哪一朵,再加上男孩子的吵闹声很大,我们都听不清楚音乐了。我们应该让男孩子的圈围得大一点,安静地听音乐游戏。”接下来,我们在听取这孩子建议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了同样的游戏,孩子们游戏时的秩序井然,吵闹声也已不复存在,和前一次相比,成效一目了然。

这一过程是对孩子的自我观察力、自我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实践运用能力、倾听能力以及调整能力等的考验,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就好比他们学会了驾驶自己的学习之舟,而他们就是驾驶这叶小舟的船长,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他们都有信心去面对。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作为思维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应该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才能让问题意识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但孩子的童年是短暂而美丽的。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到每个孩子,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给能力较弱的孩子一个向上爬的梯子,给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小舞台,即给予每个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利,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他们都有机会真正享受到智慧带来的自信和快乐,从而获得成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