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研究
作者: 孙妍摘 要:为适应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中学均设置了公共基础英语课英语和专业课英语。不过,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英语学科薄弱,词汇量小,语法知识贫乏,听、说、读、写的能力欠缺。笔者通过对职业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中学; 英语课堂; 教学现状;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24-001
一、职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朝气蓬勃,但绝大多数职业中学的课堂景象却令人担忧。在职业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往往是老师煞费苦心地讲,学生却是心猿意马,无精打采,瞌睡打盹,蒙混凑合,敷衍搪塞。即使老师三番五次的督促、提醒,学生仍然是厌烦、倦怠、应付、抵触和不配合。更有甚者:老师讲课时,学生竟然公开大声说话,和老师打岔,起哄,惹得老师讲不了课”(茹贡忠,2008)。
1.从学生角度分析
在职业中学的英语课堂里,现状如下:70%的学生英语单词读、写有困难;20%的学生英语成绩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和我们的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相符。
由于上述情况,造成中职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继而出现逃课、抄袭作业的现象。这些学生普遍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和课文。他们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腾云驾雾一般,不知老师所云。因此,有不少学生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2.从教师角度分析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职教老师还是习惯一味地自己讲,缺乏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密切观察。造成老师累,但是学生听得没效果。而课堂主要的练习方式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这也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开发。
3.从教材角度分析
职高的英语教材本应该与初中阶段的课本内容、难易程度相衔接,适合学生学习,但是,有些教材忽略了重要一点,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语音、语法和词汇基础差、知识薄弱的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状况。这种教材与学生实际有差距的问题,也是使英语教学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4.从管理角度分析
职校的领导阶层往往对英语教学必要性及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学生学点技术和专业就行了,将来用不上多少英语的。因此只关心专业和技能课的教学,而问及英语教学的时候少。
另外,职校的英语教师本身也没有认识到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许多英语教师还存在着重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看轻职校的英语教学的自卑心理,业务上只求应付过关,不思进取,很少研究教学。
二、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1.普遍重视对策
要让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教师提高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度,真正能够意识到: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更是一门技能课。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继续传授英语有关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语法内容,提高听、说、读、写、译全面技能。中职教育是学生步入未来工作岗位、进一步接受高职教育的基础阶段,一切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应具备“基础”这一性质。中等职校要重视加强基础教育,需要重视普通文化的基础和专业的(职业的)基础学习。因此要把职校英语课与普通高中的主要基础课一样看待摆位,才是正确的。仅从中职培养目标来说,作为中职生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果没有外语作为事业腾飞的一支臂膀,那么在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上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并且是不会有所成就的。这一点,不论作为培养者,还是每个学生都应深刻领会和理解。
2.加强管理对策
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不但要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方面将英语教学纳入管理范围,而且还应把教学状况、质量要求、检查考核等方面一并纳入真正的管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和目标的实现。既然英语教学对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对英语教学也应像对其它重要基础学科一样,除做到对教学两方面进行日常督促和检查外,还要有严格的考试。另外,还要加强对教学研究的领导和管理,以保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对专职教师,除了加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外,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学历水平。另外,还要通过检查、考核及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使所有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聘任新教师时,真正把好学历关,尽可能使新教师在任教合格范围内。如果把职高的英语教学的摆位摆正确了,提高是不难的。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不用兼课教师,一时解决不了的,也应采取措施,如加强集体备课、让老教师指导等,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重视。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师,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教学中一丝不苟,学新导旧,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努力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茹贡忠.《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影响的研究》,2008,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39675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