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 季芳摘 要:从认知模糊问题,现实主义倾向问题和知行分离问题三个方面表述当前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注重课堂教学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等相关改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44-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大学新生对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分析十分必要。文章主要对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浅见。
一、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一)认知模糊问题
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认同,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存在认知模糊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较差,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现实主义倾向问题
当前大学新生普遍虽然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意识,但是一些学生存在着当发生某些事情时才会有爱国热情的思想,学生现实主义思想较为强烈,较为关注自身的利益。
(三)知行分离问题
大学新生普遍认同基本社会道德观,针对于“是否应该为老年人让座”等问题,均能够一致表达应该让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存在着知行分离的问题。愿意亲身帮助他人的大学新生相对较少,虽然认同社会道德观,却难以切实付出实际行动。
二、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网络时代下,“网络水军”、“网络大V”等人群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网络中存在着一些正能量的元素,但是也不乏一些思想糟粕。“现实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等开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快速传播[1]。
(二)学校教育模式的问题
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模糊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思想引导,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三、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式分析
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通过注重课堂教学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等方式深入开展。
(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
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为课堂教学指导。教师需要注重对大学新生的课堂教学引导,结合大学新生的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引导的价值,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2]。
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注重细节的指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针对性的思想引导,避免过多的空话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真正发挥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价值。
例如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休闲时光中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在课堂中针对视频教学的内容进行讨论,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交流与讨论中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能够客观认识事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和学生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领地,对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需要注重校园氛围的营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空间,并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3]。
文化作用于现实并陶冶人们的心灵,大学可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学生,采用健康有益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大学可以开展“红色主题”的相关演讲活动,诗歌朗诵活动以及书画大赛活动等等,在重要的节日中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雷锋日”中开展“我向雷锋学习”等主题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人,践行雷锋精神,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学新生作为“90”后的一代,比较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大部分学生喜欢借助贴吧、微博等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学学校也需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调动技术资源,实现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学校可以构建校园贴吧,由专门的网络德育教师人才队伍进行管理,保证舆论导向,构建良好的网络氛围,并可以通过网上宣传、网上群体活动等等,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体现校园贴吧存在的价值,使网络能够成为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场所,发挥多种教育模式的价值。
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可以通过注重课堂教学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学生优秀思想品格的快速形成。
【基金】宿迁学院校级科研基金立项项目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微”途径研究编号:2015ky21
参考文献:
[1]曹震宇,刘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认同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164-166
[2]石亚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分析——以南方四校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2:6-9+14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 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2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