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构建

作者: 李一璠

谈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构建0

摘 要:在对物理力学进行解题时,需要加强审题,挖掘潜在的已知条件,同时需要对基础知识学习不断巩固,做好相应的受力分析,形成逻辑思维,这对于物理力学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文章主要阐述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题目解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 三大解题技巧;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24-001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要想获得物理学科的高分数,还需从解题方面着手。高中力学的掌握需从基础知识巩固开始,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扎实功底,通过相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学习印象,除此之外,高中力学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物理力学知识学习的具体步骤,重点论述了力学解题三大技巧,为之后的学习提供理论参考。

一、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程序分析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其中以物理力学知识学习最为关键,从目前情况分析,物理力学解题一般步骤如下:第一,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解题之前,必须要了解本题中的研究对象,然后对其进行运动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还需对研究对象进行物理分析,按照物理特点实施分段,进一步确定解题思路。第二,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解题思路之后,则需选择对应的力学规律,对于不同阶段的力学实施正确解答,列出相应的方程式。第三,寻找关键性的问题,挖掘潜在条件,同时要做到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构建辅助性方程式。

二、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剖析

物理力学是整个学科学习的重点所在,对其解题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是切实可行的举措,本段将详细分析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为高考复习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

(一)受力图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研究对象的受力,在力学关系中,需要分析对象受到哪些“外力”,还需考虑其“原始力”,不能一边分析力,一边处理力。以受力图为例,可以从中发掘解题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1:如图一所示,一个长5米的绳子,将其系在间距为4米的两根杆的顶端,分别是A和B点,在绳子上悬挂挂钩,而且该挂钩是光滑且轻质的,在挂钩上还需悬挂一个12N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绳中张力T值是多少?

解题思路分析:在本题中,涉及到的是三力平衡,它的解题思路如下:首先,需要确定受力对象,对物体所受力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画受力图,以此列出方程式,对于力的平衡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可选用的解题方法有多种,比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等等,就其中一种解法进行具体阐述。

在本题中,将挂钩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1所示:

图一 受力图分析

细绳和水平之间有夹角,我们可以将其设为α,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如下结论:2Tsinα=F,其中F=12。将绳子延长,从图中几何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sinα=3/5,代入上式得:T=10N。

(二)分析法解题

这种解题技巧与上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性,需要从未知量着手,联系题中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然后列出相对应的方程式,对于其中的未知量进行详细的分析,直到获取未知量信息。对于这种解题技巧而言,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掌握起来相对较快。

例2:如图二所示,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将其置于固定斜面,在平行斜面上,对该物体实施向上拉力F,1s过后,撤去拉力,物体运动u-t图像如图三,求拉力F值。

解题思路分析:首先,需列出本题给出的已知条件,而解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能够获得下列知识a1=12m/s2,a2=-6m/s2,通过牛顿定律可得:解:在0-1s内,由u-t图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1=1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F-?滋mgcosθ-mgsinθ=ma1(1),在0-2s内,由u-t图像可知:a2=-6m/s2,对于该物体来说,其具备向上的初速度,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如下结论:-?滋mgcosθ-mgsinθ=ma2(2),因此将(2)带入(1)可得出F=18N。

图二 物体平面受力图 图三 物体运动u-t图像

(三)培养逻辑思维,学会举一反三

在物理力学的学习中,逻辑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对于物理力学解题帮助非常大。针对物理力学学习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关键,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力学知识,在习题的练习中逐步形成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物理力学解题的重要推动力。在解题过程中,对于非常复杂的受力,可以实施有效划分,形成整体界限,对于整体性的思想来说,有利于简化做题。例如: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物体,对于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几乎很难划分,如果单独对其中一种力实施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整体解题是非常不利的,增加解题难度,但是假设将两者视为一体,可以有效解决两者难以区分的受力,于某种意义而言,降低解题难度。除此之外,对于物理力学解题还需掌握一个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比较相似的题目,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这类题型,需要总结解题规律,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学习能力,“举一反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做题正确率也可得到提升,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需要辅以相应的解题技巧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提升解题效率与准确率,树立学习自信心。文中阐述了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希望可以对日后的物理力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参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宇华.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2]刘鹏.浅谈高中力学的解题思路及技巧[J]亚太教育,2015(25)

[3]陈水容.浅谈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题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