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作者: 张金红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历史良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剧增,基本和普通高中达到了人数上的相等。在这些喜人的成绩面前,随之而来的教学、管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学生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05-001

学生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有着其独特的规律。“依法治国,依法治校”,为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和免学费工作的管理,教育部于2010年5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各学校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自己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学生德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管理规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大体分为:常规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常规化管理主要涉及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规律性比较强的行为规范。例如:出入校门、出勤、卫生检查、就寝等。个性化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具有个体差异特征的管理。

一、常规化管理

常规化管理的事情比较琐碎、繁多、大量重复,很容易使管理者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认识。“简单的事情天天做,认真做,就变得不简单了”。常规化的管理有其自身规律,基本是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每天都会发生的。这类的管理要突出时间、地点、人物,即具体化、精细化。例如学生出入校门,要制定好程序,出门条的签发只能明确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学生管理人员要对签发的出门条进行闭环管理,也就是必须要及时核实外出人员的返校时间。学生考勤,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严格审批,并有具体班级管理人员做好考勤的周、月、学期统计,为学生的奖惩工作做好数据统计。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住宿制的,学生宿舍的卫生检查就是一个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常规管理项目。在对卫生进行检查时,首先要制定好评判标准,然后确定检查人员的组成,最后要做好统计工作。住宿制的学校学生夜间就寝检查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它对于一些管理隐患的排查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员首先要准确统计好宿舍的住宿人员名单,检查人员在熄灯前要依据名单逐个检查人员归宿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联系,重大事情要向学校保卫部门进行汇报。

二、个性化管理

个性化管理主要是指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体的思想、心理的指导和管理。

班主任或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管理者的性格、专业素质、文化修养都会对班级管理产生影响,甚至留下典型风格的烙印。班级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把所带的班级打造成一个什么风格或特点的集体,然后,依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和目标,把个人特点与班级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使所带的班级既整齐规范,又特色鲜明。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者。管理者在进行个性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素质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顺利的融合在班级管理中。在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的工作中,要把学校、班级、个人智慧的融会在一起,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的管理问题。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特有的特点,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把教育理念、心理分析等管理手段科学的运用到学生管理中来,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做出努力和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