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者: 郭美瑶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对文化背景、文化的模式和习俗不甚了解,那就不是所谓的真正学习一门语言。本文阐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导入跨文化教育,以培养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意识;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07-001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只强调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运用能力,没有把文化意识的培养摆在应有的位置。这样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只了解了一些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却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识辨能力。因此,在教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这样才能真正使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学有所用。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一)利用课堂教学充分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1.词汇教学中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应适时地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重视其文化的影响,特别应重视词汇的文化差异,因为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但在中国dragon是吉祥的图腾形象,我们还以“龙的传人”自称。教学实践表明,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能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准确使用词汇,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2.听说教学中设置教学情景,适时进行文化渗透。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西方人问候的内容往往是谈身体、谈天气,而不像中国人所问的:“你吃饭了吗?”“你要到哪里去?”“你在做什么?”在双方进行交谈时,我们习惯于以年龄、收入、职业等进行询问,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美人则不然,他们视个人的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等为个人的隐私,所以在西方国家不可随便问女士的年龄及别人的薪水多少。学生有了这些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令人尴尬的误会场面了。
3.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理解文化内涵。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我们在教学中学到多篇西方国家的节日,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学习这些节日的时候,可以一方面了解节日的起源、人们的庆祝方式等有关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它们和中国的一些节日作比较。圣诞节与春节、感恩节与中秋节,鼓励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同时也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比如赠送礼物,西方人习惯于当面拆封欣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很不礼貌的。通过比较与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转换角度思维,促进英语学习。
(二)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
(四)积极开办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生课余时间丰富,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如组织英语角、开设语言与文化讲座、举办圣诞晚会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真实体验异国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之,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积累,就能为今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