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发达城镇普通高中责任教育的探索
作者: 史雷春摘 要:责任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和全社会关心的课题,高中阶段是学生“社会化”即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做负责任的人”,是时代赋予普通高中的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苏南发达城镇; 普通高中; 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03-001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我校所在地是全国经济强镇、苏南发达城镇、中国绸都——盛泽镇,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且应试教育又使人们将学习成绩作为“好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了责任意识的相对缺失。据此,我校开展了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南发达城镇普通高中责任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分享。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责任教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校的责任教育文化,是学校开展责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支撑。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责任教育文化氛围,对学校责任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学校实施责任教育不可或缺的土壤。我校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的责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了个性化的责任教育标识,营造了富有特色的责任文化氛围,形成了学校责任教育的软实力。
学校广场上耸立的“破茧”雕塑,体现了绸都丝绸柔美、坚韧的特质和绸都学子务实、创新的风貌;环绕雕塑的绚丽多姿的灯光喷泉,揉合了江南水乡悠久的丝绸文化和绸都人“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精神文化。行政楼门厅镌刻的“矢志、力学、储才”是从首任校长作词的校歌中提炼出的学校精神。学校主干道口矗立的“责任石”,激发了师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唤起师生直面责任的勇气和豪情壮志,激励师生时时铭记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与学的责任。校内三园——融园、励园、积园,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图书馆旁融园的地面石砖所烙的“勤朴勇诚、博文约礼、盛德厚泽、内外兼修。”
二、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健全人格,培养有担当能负责的人
高中学生基本上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段,步入了个体成长的“快车道”,高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我校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为手段,以“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管理自治”为目标,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责任品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成长为有担当能负责的人。
班级是学校责任教育的基地,我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出双周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辅导培训活动和班主任教育工作论坛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工作能力,建设好班集体、上好班会课,营造团结、互助、和谐、进取的班集体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健康人格、培养责任品质。同时,做好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推出德育导师制度,组织进行“千名教师访万家”、“一帮一爱生行动”等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选拔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建设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讲座,组织开展好心理节活动。同时,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开通“家校通”平台,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责任教育框架,多边互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整合学校文化活动,拓展主题教育,构建责任教育的文化体系
我校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拓展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每月一节”校园文化活动,包括:3月体育节、4月读书节、5月心理节、6月责任节、9月科技节、10月教学节、11月感恩节、12月艺术节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提高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形成责任习惯、责任品质。
体育节、科技节和艺术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节。从2000年开始,我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12月的艺术节则是全校师生的文化大餐,师生同台歌唱,歌唱生活、歌唱明天,唱出理想、唱出信心、唱出扛起时代责任的勇气与力量。读书节、教学节和感恩节,则是培植学生责任品质的很好活动。教学节则是展示我校“做高品质的教与学”愿景的平台,集中组织新手汇报课、师徒对比课、骨干示范课、同题异构课、多媒体示范课等岗位竞赛,举办金秋开课聚焦课堂,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感恩节则是通过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讲座、倡议书、演讲比赛、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一封家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受到一次“感恩”洗礼,激发学生对社会、家乡、家长、老师、同学的感恩之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不论是核物理学的高级专家,还是从事各种劳动的普通工作者,都必须首先是有道德的人。高中阶段是学生“社会化”即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做负责任的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普通高中的重要历史使命。
〔注〕: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立项课题《苏南发达城镇普通高中责任教育的实践研究》(11130108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