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开设民防教育的探索
作者: 胡平摘 要:民防知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初中学生学好民防知识,有利于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民防教育中使用创新的教育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各种防护知识和技能,在灾害中能够从容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随机应变能力。民防教育要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民防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民防教育; 学校教育;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1-033-0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重视和加强在校学生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规定和要求,为增强中学生在和平环境下的忧患意识和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帮助学生增长国防知识、教给学生正确应对各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自护、互救、逃生技能。有效的民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忱,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锻炼学生临危不惧的健康心理。同时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随机应变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并普及民防教育,对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事故越来越多的频繁发生,由于缺乏民防知识,造成许多无辜生命死于非命,民防教育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危、战争胜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既紧迫又严峻的重大问题。让学生学会“应对”、学会“自救”、学会“求生”,提高自救意识和防护能力十分重要。当前民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民防”课讲的是战争灾难和各种自然灾害,学生都觉得很遥远。而发生在现代社会的灾害却屡见不鲜,地震、火灾、水灾、化学灾害、工伤事故也常有报道,这些事故的受害者中除了自身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死伤最大原因就是缺乏防灾的意识和防灾自救互救的技能。民防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珍惜与保护。当个人和集体生命遭受灾难的威胁时,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民防知识和技能,就能把灾难降到最低程度。
学校民防知识教学工作是民防教育的中心工作,也直接关系到民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民防教育中要抓好“三定”的常规要素。定年级:把民防知识的集中教育对象固定为全体学生,从而实现对初中学生民防知识教育的普及。定课时:民防知识课每2周开设一课时,确保每个学期有8个课时左右的民防知识教育。定内容:民防知识课使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民防局编写的统一教材——《民防知识》。为了加强教育的实效性,民防知识的教学工作通过集中教育和渗透教育两种途径来实现。集中教育,就是通过开设民防知识课,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民防知识教育。系统的民防知识集中教育,不仅可以迅速、广泛地普及民防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由老师担任民防动作训练课和演习操练的任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组织工作,也使民防教育得以收到良好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民防知识讲座,内容丰富,既立足于高技术空袭环境下民防知识和防护技能的传授,又着眼于学生思想水平、心理素质、平时防灾自救应变能力的提高,体现了新时期平战结合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重视“民防”教育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使用,充分发挥出课件的形象、直观、容量大、易于理解的特点,这对于教学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课件中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从报刊、网上收集一些因战争、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这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学生逐步认识到有意识地将民防课从课本向生活延伸。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灵活施教,使学生达到“一懂三会”——懂民防知识,会防护动作,会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民防工事。立足课堂,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采取各种形式,努力把民防知识渗透于学生心间。每年通过组织学生消防逃生演练,丰富学生的消防知识。组织学生制作简易的防护器材,如简易防毒面具、救护用三角巾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习民防知识的浓厚兴趣。渗透教育,就是通过学科中渗透民防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综合知识的整合。如在物理学科中的“能源”、“热传递”等章节,有机结合民防知识组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利用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运用生化武器、核武器、空袭等战例来辅助教学;在劳技课上,开展制作简易防护器材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制作方法,鼓励部分学生动手动脑,勇于创新,这些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增长了实践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教育的魅力在于活动,多样化的活动教育形式,可以使民防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真开展集中教育和平时的学科渗透教学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民防教育融入各种德育活动中。如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定期刊出以民防知识为内容的宣传栏、黑板报以及宣传标语,营造教育氛围,使他们树立民防意识,增强学生在战时防空袭行动中心理适应能力,让学生懂得和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开展民防教育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来组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观看民防知识和国防教育录像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活跃民防教育工作,与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民防教育的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在灾害和事故中的生存能力和防范措施。因此,把民防教育融入安全教育周的活动也很有必要。民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民防教育与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活动相配套,民防知识涉及到先进的科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于是,民防教育可以与科技活动自然衔接、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也切实贯彻了民防教育要平战结合、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并普及民防教育,对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随机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