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作者: 陆思胜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传授知识、开发智能、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决定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体现。该文从加强课堂的趣味性、科学性入手,探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 实效性; 趣味性;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28-001
许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充满说教,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情理互动,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谋求人文与科学、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新课程理念下,趣味性应当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有效的方式导入:
1.故事导入法。故事,谁都会讲,谁都爱听,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启迪,并能开阔视野、拓宽知识。例如在教学《合作竞争》时,先给学生讲“蚁球漂流”的故事。而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是蚂蚁个个都想爬上来,不抱成一团,各自逃生,能行吗?”进而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合作,竞争”。
2.时政导入法。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在教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运用2008年时政热词“人肉搜索”以及相关案例导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探讨“人肉搜索”的利弊,进而引出课题“尊重他人隐私权”。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悬念导入法、情景导入法、发散思维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等。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导语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导语既要短小精练、简洁,又要新颖独特;在导入方式上,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
(二)激发兴趣法
1.生活事例激趣法。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来自学生身边的素材,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和社会上热点问题很感兴趣,并且记忆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必须尽量地围绕学生的热门话题展开教学。
2.媒体事例激趣法。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比较直观的,再加上缺少生活阅历,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在教学较抽象的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信息容量大等优势组织教学。
3.课堂活动激趣法。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有利于调节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当代中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形体语言,喜欢活动体验,喜欢音乐、小品、故事和竞赛,根据教学需要和所教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穿插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自我新期待》之“认识自我的途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环节,让每一位同学给他的同桌或熟悉的同班同学写一句评语,然后进行评语的抽签,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评语,让大家来感受别人的建议以及评价对认识自己的作用。通过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认识了自我,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验到了通过他人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激起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热情,这要比填鸭式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联系实际,使学生想学
从表演、故事、游戏到课文内容,即使这种形式富有意义,但它毕竟绕过了学生本身的实际,教师如若在教学前不与学生共同来发现目前自身的思想、行为状况,又如何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又如何能使学生很好的联系自身实际,从而萌发一种“这课值得一学”的念头呢?因而,教师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既要看好形式,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如教《不贪小便宜》一课时,一开始教师便可直接指明学生中存在着拾到东西及时交公的现象,让学生全面展开讨论,谈一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实质上学生的看法正是对为什么不贪小便宜的已有认识,显然学生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这种认识指导下的行为必然缺乏到位性,此时,教师明确指出这一点,一次短小的谈话,让教师洞察到学生的认识,成为实际,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认识的不全面,明了而又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结合学生情感,使学生易学
情感应以学生共鸣处激发明理求准,激情求真,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完成和持续发展。在深化认识这一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呢?所选内容与学生相去甚远会形成空洞感,所选内容与教材简单重复会形成无深度感,显然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材料中找到与学生生活最接近的、最感人的典型事例来撞击学生的心灵,形成共鸣,做到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学以致用,让学生要学
导行应从学生实际着眼,导行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是重中之重,要求学生用学到的道德观念来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并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来明别真伪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在此时不仅要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辩析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将学生生活中的擦边球问题,模棱两可的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讨论,真正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方法,做到透彻、明了。
总之,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在实用的教材保证下,充分运用教材在新课导入,学文明理,激发情感,导行辨析各个环节中加以落实,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才能做到学而用之有效,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