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让小学英语教学更精彩
作者: 陈芸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潜心研读课标,转变合作学习观念;遵循分组规律,合理构建小组成员结构;警惕“马太效应”,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关爱;准确定位角色,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的放矢,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60-001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挑战了教师的课堂权威,给予学生充分合作的权利。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本质没有真正落实。在热闹的讨论中,学生是否从中受益,却是我们关注甚少的。笔者发现合作学习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合作必要性没有充分地评估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很多老师看来,似乎已经成为新课程有效课堂的标杆了,似乎没有合作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而不去考虑是不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不是真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缺乏本位的、全面的理解。
2.小组框架没有合理地构建
合作学习依靠于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以此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法。小组分配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小组人员数量不合理以及小组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数量过多,那么每个成员参与的机会相对变少;数量过少,则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结构不合理指的是小组之间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不协调。小组中的优等生往往表现积极,占主动地位,而后进生则比较被动,造成“合作”等于“合坐”的尴尬局面。
3.教学任务没有适当的制定
老师对教学任务的制定与分配,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任务过于简单,可以轻易完成的不利于小组成员得到真正的锻炼;而繁重的任务则让学生畏难,降低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4.成员分工没有准确的定位
教师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前,没有对各自的分工进行明确的定位。分工的不明确很容易使合作学习杂乱无章,学生们不知道自己在组内还承担什么责任,互相推脱,合作难以见效,混乱的课堂纪律教师也难以掌控,活动很难继续下去。有的小组中的成员,对合作认为只有“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组学习等于合作学习”的肤浅认识,这样合作学习很难真正落到实处,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对策
以上阐述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合作意识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无法提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潜心研读课标,积极转变合作学习观念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正确把握英语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英语课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方法,获得情感与价值的体验,同时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们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遵循分组规律,合理构建小组成员结构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组内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个组都是异质,然而组和组之间又具有了相同性。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人员的数量一般以3—8人为宜。其结构成分应该为小组内成员A级(优等生)、B级(中等生)、C级(后进生)的比例控制在1:2:1,以此保证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每个小组确立一个有效的目标,还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有意义的队名,比如“向日葵队”,“阳光队”,从而增强群体的归属感。
3.警惕“马太效应”,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关爱
小组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A级(优等生)因为平时表现优秀,更积极,更容易吸引教师更多的关注,而C级(学困生)由于成绩不佳,内心比较自卑,课堂表现不积极,教师本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却经常被冷漠,结果使其更加无助,学生的自尊心受损,上进心减弱。此种“马太效应”,会造成教师在合作中只重视优秀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放弃后进学生的后果。因此要求教师能够意识、理解、欣赏合作学习中的学生(特别是弱势个体)的感情。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要善于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并深入了解他们,体会他们的感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4.准确定位角色,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是必需的,但学生之间的积极协作更为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学生的指导者以及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拥有部分自主权,教师则担负着监管的职责。合作学习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中选拔一名组长来统筹安排组内各成员所要承担的任务。各个组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过合作,完成老师的任务。
合作学习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以此为原则,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按步骤的进行。当然,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协作和交际能力,以此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