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市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作者: 王晓慧 刘文会 王端阳摘 要:城市文化建设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保定城市文化建设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和思考,最后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定; 城市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67-001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一个城市的底蕴,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主要成就
2006年,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提升城市品位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灵魂和主线,通过彰显历史之韵、传承文化之魂、营造山水之秀、建设低碳之城、展示现代之气、培树文明之风,实现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新城,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城市建设形成独特风貌
保定的城市文化在发展中兼具了传承性和现代性。在古城建设中,保定市注重历史风韵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有形文化,结合保定悠久的历史和世代相承的文化,围绕直隶总督署、古莲池、光园、淮军公所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裕华路、西大街街廓环境整治,形成展示多元历史文化形象的特色街区,打造保定独特的城市风貌,使古城区成为弘扬保定市优秀历史文化的名片,体现“历史之韵”、“文化之魂”。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保定市坚持了“文明之气、生态之灵”的指导思想,打造了现代标志性建筑,城市新名片“万博广场”,使之成为省内首个地标性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建筑群。加快了“五湖十园”建设,并初步形成了以关汉卿大剧院、博物馆为主体的东湖水上文化公园。
2.革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保定是中国北方革命的发源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端于保定,保定的抗战文化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地道战、雁翎队、狼牙山五壮士等反映了保定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保定市充分利用了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发展中塑造了保定的文化形象。在城市建设中,加大了市区内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军校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保护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定的革命文化,推进了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
3.文化产业与时俱进兼具传承保护
保定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坚持与时俱进兼具传承保护,逐步形成了以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出版印刷发行等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动漫产业园,并取得初步成就;签订电视剧《直隶风云》的剧本创作协议,打造展示保定文化底蕴和当代建设者风采的影视剧作品;大型历史歌舞剧《印象野三坡》,将文化融入旅游,为旅游发展注入原动力;出版以《纺织之乡高阳》为代表的文化系列丛书,促进文化与传统产业的互融、互动。
4.城市精神彰显文化品位与旗帜力量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的塑造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保定市形成了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崇信、重义、尚和、争先”。新时期保定精神不仅是对保定深厚历史积淀的集中概括,更体现了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高度提炼,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内核。
二、保定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保定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没有充分地有机融合在一起
在近几年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保定市虽然也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潜力去挖掘。在老城区的建设中,只是注重了古建筑的复原,在如何又实现商业用途,又彰显保定历史文化方面欠缺很多。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过度的立足于大保定建设,过度的强调体现现代意识,忽略了如何将保定原有的古城特色文化融入其中。
2.文化基础设施不足
保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好的人文基础,但是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重点体现的是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等规模较小,利用率极低;各类文化休闲场所较少,并且分类混乱,缺乏个性,这些都亟待提高。
3.教育文化资源利用有待加强
保定被誉为“学生城”,自清末民初就有莲池书院、保定军校、留法勤工俭学(育德中学)、保定红二师等。市区现在坐落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这些院校在经济、管理、哲学、医学、理学、农学、地质、工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并且不同的院校在发展中也形成了一定特色。保定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并没有很好的把这些优势利用起来,让这些院校及其研究机构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及时的献计献策,为城市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性建议
1.充分融合保定文化到城市建设中
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保护好古建筑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做好新建筑的开发,要在符合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延续城市的发展,设计兴建一批能把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奥运精神元素融入其中的场所。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的投入力度;尽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具有保定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社区群众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
3.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要设计、印刷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历史、景观、发展等综合的宣传资料,并利用好保定文化、体育名人效应,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以及互联网门户网站为平台,在电视台加大宣传力度。拍摄具有保定特色,展示保定魅力的宣传片,在国内外媒体宣传。把保定的经典传统戏剧剧目走出保定,到各地进行展演;把保定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和传统戏剧集合起来,编成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剧目,以此宣传保定、介绍保定。
基金项目: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14ZR033)——城市特色文化形象的塑造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
参考文献:
[1]保定市政府.关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实施意见,2006
[2]宫天文.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问顾与对策研究,2010
[3]尚晓丽.城市文化建设战略分析——对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