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社团活动

作者: 于广春

摘 要:加大学校特色发展,使得学生社团成为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激发求知热情,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 社团活动;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17-001

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是我国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光已聚焦在打造特色学校这一方向上。学校的特色建设离不开社团活动。研究高中社团管理的意义也在于此。笔者是学校学生社团基层负责人,通过对社团文化管理工作的研究,发现了很多社团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社团发展的问题,如观念问题、时间问题,并探究高中社团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在正视社团近几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社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目前国内所有高中都面临着升学压力,而国家教育部又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无疑离不开学生社团活动。

一、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的必然性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国家教育部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力度,在基础教育战线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李希贵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中写道:著名的成功学家柯维指出,如果学校不能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成就感,那么其他能够提供孩子们成就感的方式就会取得胜利。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各种类型的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各种舞台,于是,各个高中校园里成立了不同种类的社团。

二、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走近每一位学生,关注和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足迹。目前,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绩优秀者,出现以下情况:找不到理想工作、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采取极端的解决方法,各大名校自杀事件屡屡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在提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大背景下,社团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活动。赵睿情在《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一文中认为:中学生社团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纽带,社团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就接触到社会的点点滴滴,这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在高中社团存在的必要性方面,张力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生社团现状调查》一文中提出:

(1)中学生社团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2)中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的载体;(3)中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途径。学生社团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文化的繁荣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在学校中学生社团活动存在很多问题。社团活动质量不高主要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安全、升学率等因素,以及学校没有固定的社团活动场所等硬件条件导致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学生社团发展不均衡、中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机制不够完备、社团的指导力量薄弱;社团活动层次低、质量差;中学生社团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同;中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吸引力不够等。

四、学生社团活动的改进策略

从现行的教育体制出发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断融入师生的心里,“减负”政策真正得到了贯彻落实,中学社团的发展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素质教育成为了社团建设的助推器,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使社团建设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社团对于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等的传承和弘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开展社团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每一所重点高中都面临着升学压力,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学校没有时间举办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但是日复一日的繁重学习会导致学生在高压下学习效率很低,为了让学生释放压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高中社团活动必须举办的有声有色。

笔者认为促进高中社团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优化社团队伍,每个社团要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明确社团的规章制度,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第二方面社团活动资金要充足,资金来源可以是赞助或本学校的活动经费,也可以向社员收取少量社费,这里我们提倡社员出去拉赞助,或义卖,这样可以锻炼社团的交际能力;第三方面要充分利用好高中课余时间,例如:1.非文化课时间:活动课、班会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让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2.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学习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等,在这些节日中带领高中社团开展符合节日主题的活动3.利用平时空余时间: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天的校园广播,都可以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会给自己带来自信,会收获一些课堂上学不来的知识,因此,符合高中特点的社团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势发展、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揭示和归纳高中社团的基本特点和改进的有效策略,改善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

[2]孙宗涛.沈阳市高中生社团组织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