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 王震宇

摘 要:技工院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职业道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生的人生道路。查找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我们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道德; 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42-001

当前社会已经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目标、服务范围和人才培养模式三项要求,而当前技工生的学习状况却与之相差甚远。由于受生源质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有个别的技校培养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距离甚大,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技校生思想品德现状,讨论研究教育方法,

一、技工院校学生素质的现状

1.不良习惯多

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集体观念淡薄,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 虚荣心极强。新生入学后,有的班级几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吸过烟、泡过网吧,还有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

2.对学习缺乏动力

许多技校生在初中时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对学习没一点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之所以选择技校,就以为上技校只是学技术,而不用学理论。

3.独立生活能力差

现在的技校生大多是在9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身上的骄、娇二气尤为明显。许多学生在家从未洗过衣服,从未叠过被子, 从未打扫过卫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给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4.个别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家庭存在问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 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爱走极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消除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技工院校教学条件的现状

1.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

不少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加强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教师队伍不够专业,非专业的“半路出家”者居多。二是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职业道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三是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四是大部分教师尚未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用多媒体手段演示授课的比例很小。五是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

2.教学内容陈旧

不少技工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课方面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缺少鲜活的案例;教材体系结构比较死板和程序化,这种教材既不能即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对世界各个国家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的借鉴。

3.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目前,技工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德育课教师的课堂灌输,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出现了学生上课睡觉,教师讲课依旧的现象,并且由于在教学当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总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三、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对策,造就高素质人才

1.实施以人为本,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争创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

实施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无论是教学、管理和服务,都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爱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教学上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求学的需要,不断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在管理上注重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同学们感到校园是无限温暖的,老师是可敬可亲的。

2.转变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思想

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待遇不是唯一衡量企业的标准,也不是择业的唯一准则,要学生向中国的一些当代技术人才学习,钻研技术,提高自身的技能,学会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这才是提高工资待遇的唯一途径。

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推陈出新,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针对这样的原因,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专业特点,拟定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多寻找一些跟教学相结合的案例资料来吸引和引导学生。

4.加强实践锻炼教育

实践锻炼教育就是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安排聘请行业里的先进人员介绍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和规范,让学生明白产品质量,钻研技术和遵守纪律在行业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教师指导学生到实习操作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精神的内涵。实践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用人单位欢迎什么样的毕业生”为题的职业道德实践体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形象乃至个人前途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修养。

上述对策在技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会产生明显效果,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远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努力培养出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的有用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平.职业道德,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

[2]方晓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