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苏式文化元素 激活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作者: 杨静

摘 要: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苏式文化,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教育资源更是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美术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合理挖掘和利用苏式文化元素,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初中美术教育内容,增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力。

关键词:苏式文化; 课程资源; 初中美术课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18-001

初中美术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教学中要合理挖掘和利用苏式文化元素,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初中美术教育内容,增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

一、挖掘苏式文化元素,彰显美术教育价值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在苏式文化中,具有鲜明美术教育特质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苏州地域特色的园林文化。苏式文化与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尤其是在园林建筑中,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仅体现出江南园林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展现出美术文化的魅力。

二是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苏灯、剪纸、棕编、核雕、面塑等民间工艺,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反映了文化传承,具有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

三是具有经典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苏绣、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四个项目已被正式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成果展,这些项目所反映的苏式文化元素同样具有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

二、利用苏式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有着许多的名人志士,同时也有着许多的人文艺术,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下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苏式文化知识去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逐渐提高对苏式文化的热爱,积极传承和发展苏州文化;同时引导学生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掌握美术的学习方法,探索美术知识的技巧,拓展他们的美术视野,增强其美术欣赏水平,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提高美术学习能力。

如苏吴地区的“四大才子”,教师可以搜集与其有关的书画,课堂中让学生来欣赏,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模仿中国书画,掌握相应的技巧,积极传播苏式文化知识,为了解苏式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生成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之美,欣赏与自身相关的事物,提高对美的感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良好帮助,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如苏州园林所讲究的特点是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必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称美是古代建筑师非常推崇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而苏州园林中的亭台轩榭等建筑布局不但不讲究“对称”,而且似乎特意在回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等园林的视频照片,这时可以顺势提问:“为什么宫殿建筑以对称美的建筑居多,但苏州园林却要刻意回避呢?这种不对称可以反映什么呢?”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思考:同宫廷建筑彰显庄严肃穆的对称美相比,这种不对称更凸显自然之趣、自然之美。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白了对称美和自然美的不同特点,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获取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审美感悟。

3.拓展时空,注重交流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美术实践形式比较单一,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状态下,逐渐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感受不到美术知识对生活的影响,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美术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苏绣艺术时,可以预先指导学生去查阅与苏绣相关的资料,搜集苏绣作品,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感悟,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师生在共同感悟苏绣的魅力的同时,体会苏绣作品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现不同苏绣技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知识的魅力,并在苏绣艺术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

三、借力苏式文化元素,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苏式文化源远流长,其如璀璨星空般光彩夺目。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典型的苏式文化因素进行有机融合。苏州园林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园林之一,它代表着中国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苏州园林大多数是封建文人、士大夫以及地主所建造,它属于私家园林,与北方的皇家园林的辉煌气势相反,它的艺术表达更加委婉,体现出江南人特有的文化底蕴,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在苏州园林中,人们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风格,在不同的园林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艺术气息。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文化开展体验式教学,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教学的活力。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参观苏州园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苏州园林,感受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特色来查找相应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最后再回到课堂,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的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相互之间的学习,增强他们对美术知识的认识,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使得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地自然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成为一名文化传播使者。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苏式文化的重要作用,并能自觉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来,丰富美术教育内容,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美术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教师要借助课堂这块主阵地,积极传播苏式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植根于初中美术课堂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