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视频”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李胜强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协助不及时、不到位,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利用微视频开展基于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视频”教学模式,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微视频; 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31-001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离不开计算机,但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几乎所有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案例示范操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这个现象,探索基于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视频”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利用微视频让学生随时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解决学生操作辅导不及时、不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微视频本身的设计和制作,另一方面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支撑环境。ITtools网络教学平台是由温岭二中陈斌等老师开发的一款针对信息技术课程B/S网络教学辅助平台(以下简称ITtools平台)。该平台代码是免费的,只要自己学校有一台配置稍高点的计算机,安装好IIS服务和SQL数据库,根据平台的配置文件,就可以轻松搭建一个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师生可以通过IE访问使用。如果学校有自己的公网地址解析那就更方便了,师生就可以在校内外自由访问平台。(笔者学校就利用公网地址搭建一个教学辅助平台http://lbq.qtzx.com.cn)。
ITtools平台除了可以让教师发布课堂任务、上传教学课件,可以在线测试、发布视频等常用功能外,还有学生互助、学生作品提交、互评等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网页进行excel、word、access、flash、wave、vb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要求的操作题阅卷。强大的分析功能和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改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制作微视频,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ITtools平台的“微视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开展基于ITtools平台的“微视频”相关教学,其中包括课前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课前基于ITtools平台的微视频学习、课中基于ITtools平台的教学以及课后评价和小结这4个主要阶段。
1.微视频的设计制作
教学前,教师根据需要把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或者演示示范的操作步骤分块分层,通过录屏工具,录制成一个个“微视频”文件,组成教学资源,发布到ITtools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微视频开始或者结尾说明本段微视频主要学习内容和目标,与已学哪些内容之间存在联系,让学生理清整个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第二,每段微视频需要先设计制作思路和精心设计案例或者操作步骤,针对典型实例进行技术示范。
第三,案例或者操作步骤不要平铺直叙,要有层次,对于重难点内容要有提示,注意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可以从语音、文字的变化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在本段微视频结尾对操作要点进行简单梳理和小结。
2.课前基于ITtools平台的微视频学习和交互
课前微视频的学习和交互阶段可分成两个主要环节,首先是教师制作完微视频,提前在ITtools平台上发布下节课上课内容的相关微视频、导学案,让学生登陆平台自主观摩微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初步自主建构。学生可以对微视频进行批注和点评,并参与教师设置的讨论交流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提出个性化需求。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交流。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缺乏相关学习基础,还可以根据其个性化需求,个别推送相关学习资源。
3.课中基于ITtools平台的主题内容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结构:教师情景导入+微视频自学+小组协作学习+课堂探究+结果反馈。
由于课堂上有了微视频资源,学生的学习实现了自主选择。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于已掌握的、可不再观看的微视频,直接跳过,在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后,进入下一环节学习。而有的学生,对感到困难的内容,可以通过微视频反复播看,还可以问老师,与同学交流,从而得到及时的辅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视频内容、自主操作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
教师在课堂面授时,不仅要解决在线问题,也要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及时迁移和应用,以学习任务形式,让学生针对相关操作要点进行作品创作,并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理解相关技术操作要点,固化、修正了相关知识的个体建构;学生作品的独立创作体现了对知识的外化和实践化的过程;而在全班进行分享和点评,则实现了知识的群体分享和协同建构过程,进而促进了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发展。
4.课后基于ITtools平台的主题内容教学评价和小结
根据相关主题需要,课后在ITtools平台上学生完成、提交课后练习,开展在线的学习评价等。在ITtools平台上在线发布的自测题,帮助学生巩固相关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能对教师的微视频进行重复巩固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课上的表现、学生的网络互动提问等进行持续个性化指导,提供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等。
利用微视频开展基于ITtools平台的“微视频”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新的尝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学,该模式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微视频资源库的建立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课前如何让生生间根据需要进行交互值得关注;什么内容、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利用微视频,在什么时机开展学习;如何利用视频标记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入交流和分享等,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褚晓红.屏幕录像软件教育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