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学习的一点思考
作者: 王建新摘 要:自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法。
关键词:自学学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51-002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们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即使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解决新问题,所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学可以分为课外自学和课内自学
一、课外自学
所谓课外自学,就是利用课余时间,主要凭借自己在课内奠定的知识基础和形成的学习能力,课外自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发展的方向目标去选择自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自学。
二、课内自学
(一)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自学的内容包括新课中的内容、概念、法则、计算方式及例题等。
(二)课堂自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学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列出阅读提纲),独立阅读教材,思考其中问题,教师巡回答疑,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材,思考其中问题;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拟定的提纲回答或讨论问题;在学生回答、议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三)自学环节
1.学前指导。在自学之前,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压力,适度增加学习的紧张强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指导必须要层次分明,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清楚自学的内容。
(2)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明确自学要求。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明确自学时间。即用多长时间自学。
2.巡查答疑。学生自学时有懂的也有不懂的,尝试作业也会出现不同答案,产生疑问,这时教师注意巡视,尤其注意成绩中下等学生的自学情况,必要时应做笔记,便于了解每一个学生,每个问题的自学情况。这时教师要注意:
(1)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学习。
(2)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进而产生兴趣。
(3)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4)搜集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做好记录和归类,供评讲。
3.合作交流。“交流”是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内汇报,对于不同的观点引发小组讨论,最后汇集最佳成果,达成小组共识。然后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成果。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暴露出知识的错误点、混淆点、遗漏点,分析查找学习的误区以求改正。
学生“交流”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持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采用教师精讲,主要精讲新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自学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采取点拨、讲解、追究、讲评、总结等形式进行精讲,给学生排难解疑。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教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避免学生走弯路。
4.训练反馈。训练反馈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师训练的设置要做到:
(1)课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课堂训练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同教学内容匹配,有梯度。
(3)课堂训练要低起点,多层次,形式多样。
5.自学评价。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自己的学习状态等,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要求,还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可利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或师生共同评价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三、学习优势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学至少有以下长处:
1.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主体动起来,把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探究、释疑、练习等因素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从而使学习更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2.在课堂上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课堂教学从单一掌握知识变成了知识、方法一同掌握,久而久之,必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
3.课堂上规定训练拓展占15~20分钟,既符合知识学习的规律,又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当堂实现,大大改变了“满堂讲”的状况,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4.对课堂每一步作了时间限制,既有利于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又有利于保证课堂环节的完整实施,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
5.贯彻了课堂教学的“精要”观点,有效地防止了“满堂讲”、“满堂灌”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