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的“活”
作者: 孙升信摘 要:课堂不是主阵地,是教学的主渠道,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上岗证—— 一个站不住课堂的老师肯定会下课。差课的共性特征都是沉闷的、枯燥的;好课各有各的精彩,都是活泼的。我们追求的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尚活求实”。
关键词:体育教学; 活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74-001
一、课堂上的“活”表现
“活”首先是教师上课不呆板,有教学机智,教学思维“活”,遇到学生突发的思维亮点有及时得当的处理能力。
“练”是体育教学“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课堂要“五活”:引入含活势——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形式求活泼——方法多样化、手段现代化;气氛要活跃——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结尾留活意——留着激情、留着悬念。上课开始时能让学生一见钟情,结束时会暗送秋波。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在于布置练习体验——提出有深入练习意义的问题,巧妙地体验任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引发学生练习体验的好奇心。赞科夫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布置出练习体验方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活”课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讨论的问题必须有讨论的价值和意义,讨论的时间不能太短,建议2~4分钟为宜,因为大多4人小组的讨论每人讲完看法稍做交流就不止4分钟。讨论后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在讨论前我们有几种观点,经过讨论哪些观点达成了共识,还存在哪些分歧,准备怎样解决等,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应该是“我们小组认为”。
“活”还有一个最大的观察指标:困难生动起来了吗?因为很多体育公开课最容易上成好生表演的课,困难生始终是看客。好课是对个别差异充分关注并帮助解决的课。班级授课的最大问题——它是针对中等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实际上有两类学生在浪费时间,一类是完全不会的,一类是吃不饱的。评课要看如何关注处在两头的学生。差异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真正让两头学生都能感到这节课对他有帮助,才是一节真正的好课。
“练”的核心是思维活动,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不在于形式上的单纯练习。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看学生表面的“练”,更要看学生内在的“练”。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练”,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表面上看来也不一定就是活跃的,只是他们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跃跃欲试之中,交流,深思,感悟,体验,其外在表现也许就是深沉的、恬静的。
学生运动成绩好不等于课上得好。考试只是检查学生阶段练习成绩好坏的一种手段。无论学生发展得好还是差,都不是由教师的作用单方面所能完全左右的,它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活”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际上,孩子和成人都有一种倾向,不喜欢只听别人讲,也想让别人听自己讲。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起来,练习体验起来。
叶澜先生认为,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所以,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五种课堂教学“活”思想
1.主体思想:树立体育教学“以练论教”的观念,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习惯出能力”,让学生做主动有为的人,“练习出成绩”,让学生做学会学习的人。实际上,教师的教学本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堂上“折腾”学生思维的欢愉度。
2.揭示思维过程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力就是思维力。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求知的过程有效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优化一提高”,即优化目标,明确、准确;优化方法,得当、有效;优化训练,充分、充实。课堂教学的“五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交流为主轴,思维为主攻,体验为主线。
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简单告诉,更要点拨、开窍。教师不要单成为教材的实践者,要敢于成为教材内容的整合者和开发者。
教育理念先进是好的,但不要引起教育实践中的操作混乱。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动。教师要发现和解决问题,也要预设学生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必要的习惯培养和方法指导。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进行的,而不是自由散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服务到位,学生才能练习体验有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对学生正确引导,通过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讲解、高效对话,真正践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主体思维活跃程度高的“活”课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体育课堂不能没有对话,也不可能一点交流、讨论都没有。“交流”不等于“讨论”,通常交流是为了统一观点。
3.整体优化思想:一定要关注困难生,通过精心调教,从纵向来看,只要学生的运动成绩今天胜于昨天,我们的教学就取得了不凡业绩。更何况老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道理正如好的名医从不选择病人一样;但病人有选择好医生的权利,学生有选择好老师的权利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关心好生,他感谢你;关心中等生,他感激你;关心困难生,他感恩你(不但学生感恩你,他的家长也感恩你)。
4.合作化思想:体育课堂上的练习都不是一个人体验,而是一小组一小组,要有团队意识,我不要你个人表现,而是要你们集体拿第一,要有非常强的分工。
5.有效教学思想: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的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考虑。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
有效性教学带来的深入思考:教学目标不能犯糊涂;教学过程不能枯燥。不要把教学当成教会,未必能教会,主要靠自己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