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对话,架起教师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作者: 邓新竹

摘 要:所谓师幼之间的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知等方面达成一致的过程,师幼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在互相沟通中,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而师生间的沟通,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沟通关系是要教师一步一步用心打造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关键词:对话; 教师; 幼儿; 沟通; 桥梁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97-001

一、理解与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前提

任何方式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之上的,如果离开了平等与尊重,那么沟通就无从谈起,同时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成人之间如此,成人与幼儿之间亦是如此。尊重和理解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沟通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沟通能否顺利进行。在沟通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希望老师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有时他们怕你看不见时,甚至会凑到你的眼前,跟你大声地说。三岁后的幼儿,又常常会让成人觉得他们很不听话,经常出现与成人对抗的情绪,而这些举动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幼儿内心对尊重和理解的需求。而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这些心理需求,沟通时,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安静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诉说的内容要做出积极的反应,可以用点点头、微笑、询问、运用鼓励性的言语、身体的接触等表示,使幼儿感到与教师交流中有一种被关注、重视的尊重感,带给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们要在幼儿园、班级中努力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的氛围,让大家都能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在获得他人尊重的同时更加尊重他人,在赢得他人理解的过程中更加自信。然而,“尊重”和“理解”是两个很笼统的概念,具体的实施还是主要靠教师在与幼儿实际交往中如何潜移默化巧妙的渗透。《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从而让幼儿感受到他们被尊重、被理解。当幼儿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时,他们自然会乐意与你分享他们自己的想法,沟通的大门就打开了。

二、接纳让幼儿敞开心扉

成人和幼儿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教师当然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更需要的是接纳。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负面情绪,更何况幼儿。教师往往认为幼儿年龄小,什么都不懂,从而想要自己来主导幼儿的情绪。很多时候,无意间的“不尊重”和“不理解”往往带给幼儿更深的伤害。一次游戏中,有孩子一直在抱怨,一会说这个游戏不好玩,一会说谁谁不和他玩……找各种理由抱怨。这时候教师往往会尝试沟通,但是大部分老师都会说“XX小朋友也喜欢玩”,“XX就不这样”,“老师来陪你玩”等等之类的应对方法,可以看出教师往往是想急着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真正去接纳幼儿的情绪。但是根据观察发现,往往这样幼儿虽然接受,但是他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这时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当你的感受被搁置一边或者被否定了,你是否会越来越生气?可能本来因为事件而生气,后来却变成了因为人而生气。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当幼儿在遭遇到冲突或挫折时,当幼儿不可避免产生负面情绪时,教师应尽量接纳幼儿的情绪,帮助孩子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们需要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被接纳。教师对幼儿表现出接纳,能够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幼儿的所做所为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接纳幼儿的情绪,等他们情绪稳定过后,再与幼儿细作理论,幼儿在这个时候就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教师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不仅稳定了幼儿情绪,还更好地解决了问题。

三、学会倾听让沟通更顺利

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常常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而我们本身却时不时会忽视这一点。孩子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们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教师和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孩子所说的话,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会挫伤他们说话甚至沟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应该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激发孩子说活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在实际操作中,我通过实践发现,可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同孩子一道玩,边玩边与孩子交谈。倾听交谈时,教师应多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孩子看,来促进孩子的表达,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并在倾听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愿意与老师交流。

四、把握时机让沟通更巧妙

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教师把握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沟通时要注意把握沟通的时间、地点、考虑幼儿所处的环境,以及幼儿的生理状况及情绪,教师通过对比这些不同情况,调整与幼儿沟通的内容,寻找到主动与幼儿沟通的契机,只有把握了这些对的时机,才会使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儿在专心致志于某一件事,或很入迷地玩游戏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扰他,当他完成了或需要帮助时,你再过去,抓住这样的时机与他沟通,会使沟通的进程和内容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当幼儿在哭闹时,教师说教指导都是不合时宜的。

总之,师幼沟通应该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在园的每一个生活活动中,它要求我们教师有颗爱心、充分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沟通的契机不断的闪现在我们教师和幼儿之间,要求我们以良好的沟通意识、探索实效、艺术的沟通技巧去把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