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作者: 陆颜宁摘 要:大自然是天然的“教材”,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的怀抱,不仅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文章通过幼儿走进自然的活动、实录以及活动后的思考,阐述了自然里的各种丰富资源带来的无穷乐趣。
关键词:幼儿; 自然; 创造;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106-00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的确,大自然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好课堂:春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沐浴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尽情奔跑嬉戏,这可以促使他们体格健壮,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夏天,碧绿的湖水、纷飞的蝴蝶,孩子们能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感受蛙鸣蝉曲的美妙,在畅快的汗水中享受成长的喜悦;秋天,当树叶飘落、当小草变黄,美丽的菊花悄然开放,瓜果飘香的果园、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庄稼,这一切又成了孩子们眼中生机勃勃的世界;冬天,虽然寒风凛冽,植物枯黄,但有皑皑的白雪、美丽的冰雕、漂亮的雾凇,一个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又变化无穷的世界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
一、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爱上自然
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能寻找到许多活生生的“教材”,不仅能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还能促进孩子们的创造性发展。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学会观察,而且学习思考、学习探索。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知识经验,促进他们的智慧发展,而且能丰富孩子整个的精神世界,培养真、善、美的心灵。
1.走进自然的活动——游少年宫公园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时,万物复苏,到处是一派勃勃生机,今天,我们两位老师带领小朋友去少年宫公园春游了。来到少年宫公园,孩子们看着、说着、议论着,“这是柳树,有长长的枝条,枝条垂下去像个弯腰的老公公。”“这是亭子,这是假山。”“呀!快看,河里有小蝌蚪呢。”“小草绿绿的,好像伸出了小脑袋。”“迎春花也开了,金黄金黄的。”“这是桃树吗?树上开着粉红色的桃花呢!”……眼前的一幕幕让我联想到《幼儿智力智慧培育》一书上曾说过:“孩子有认识自然的能力,利用环境条件,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从而具备认识自然的能力。”我们让孩子走出校园,回归大自然,去体验生活,从中学习,这正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幼儿创造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2.走进自然的实录——畅谈游园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春游活动结束后,我们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份调查表,让他们讲讲春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请家长记录下来。让孩子回忆春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不仅能增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孩子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最为深刻,总能娓娓道来,同时,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事物,在自己头脑中构思出一幅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春游图”。
3.走进自然的思考——开阔视野,激发想象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没有反思的禁言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生成了“创编春天的旅行”活动。活动前,我先请小朋友猜猜蒲公英会去哪里旅行呢?大家畅所欲言,纷纷举手发言,连几个平时不愿举手的小朋友都悄悄举起了小手,孩子们想了很多:“蒲公英会到公园里去旅行”、“会到森林里去旅行”、“会到动物园去旅行”......活动出现了从没有过的激烈讨论、积极发言的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利用自然、丰富生活、发展创造力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材料,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过程。”
1.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激发幼儿的探索活动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我园地处城郊结合部,应该说孩子对自然材料并不陌生,但由于受到家长日趋“洋化”的教育观的限制,认为玩沙、泥、草是没出息的事,弹弹琴、学画画、认认字才是真正的智力投资。所以许多孩子没有真正玩过这些自然材料。刚开始时,孩子们缩手缩脚,特别是女孩子,当听说玩泥巴游戏时,一边躲一边说:“太脏了!弄脏了衣服,回家妈妈会骂我的。”于是我们从兴趣入手,激发孩子的动手欲望。如在“自然角”里摆上用泥塑的动物,用小花小草点缀的一些小房子、亭子、假山,同时我们为孩子创造一些物质条件。如袖套、围裙等,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氛围,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这样。孩子们焦虑的心情渐渐消除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同时我们依照自主性原则,将各种自然材料分成若干个区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区,创设一种使幼儿不受教师支配,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速度、活动时间的自由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活幼儿的创造灵感
创造的源泉是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创造的作品反映的内容也是幼儿的生活。所以在游戏中我们重视丰富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而来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我们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到乡间、田野去远足郊游,让他们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中孩子们找到了无穷的乐趣,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幼儿与环境互动”、“幼儿与幼儿互动”的原则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激发思想感情,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这里我们注重的是幼儿的积极探索的欲望和情绪,而不是幼儿作品本身的成功与否,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操作的快乐和实践的愉快情绪。
3.以情激情,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属于每一个幼儿。我们给每一个幼儿以创造的机会,在游戏中我们注意调动每一位幼儿的积极性,从材料的准备、数量、种类加以变化,吸引幼儿。游戏材料的丰富和多变诱发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发展,面对孩子的创造性尝试,即使是有缺点的、尝试是失败的,我们也给以宽容、理解,并通过帮助、启发,给予幼儿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机会,使孩子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三、选择自然、开发自然,促进创造性发展
1.“自然资源”建构区域活动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我们班的建构活动蕴藏了更多智慧和活力,幼儿在活动中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地飞翔,不仅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建构区中,教师设置了水、沙、石、土等各类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和辅助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建构活动,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会变戏法地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及辅助材料,搭建出一个个建筑物和动物,拼成了一幅幅空灵的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创造能力也提高了。
2.“自然资源”美术区域活动
幼儿园“自然资源”美术区域活动是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的系列美术区域活动。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随着四季更换,我们经常有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如春天的野草、野花、各种树叶;秋天的玉米、小麦秆、树叶、果壳、豆类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工材料,将这些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原本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物,经过孩子们的创作,各种生动可爱、色泽自然而富有情趣的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自然资源”美术区域活动符合了孩子们“玩”的天性,不但成本低,而且取材方便,更适合农村幼儿园节约资金的理念,是当今环保倡导者所提倡的,真是乐趣无限呢!
3.“自然资源”益智区域活动
幼儿园“自然资源”益智区域活动是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的益智探索为主的区域活动。比如收集各种各样的蔬菜、各色水果等进行探索活动,比较记录这些材料的不同,可以怎样做成菜肴,如学习水果、蔬菜沙拉的制作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尽量给幼儿提供自由、创造的环境和气氛,对幼儿要做到有耐心、不包办,多指导、多启发、多鼓励,使幼儿的创造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能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做到心灵手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越功绩。”这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不仅使他们认识了周围的事物,而且还达到了扩大眼界、激发好奇心,丰富联想、活跃思维,同时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确实有了提高。所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沐浴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