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阅读充满乐趣
作者: 王丽珍摘 要: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一要向幼儿介绍书的作用,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爱上图书;二要培养阅读习惯;三要开展亲子共读,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四要抓好阅读表演活动,进一步培养阅读趣味性。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兴趣探析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114-001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因此,结合课题《开展艺术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从而爱上阅读。
一、在欣赏图书的过程中感受阅读兴趣
图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我们老师可以用各种方法,收集多种图书,特别是幼儿喜爱的神话、童话、儿歌类图书,让幼儿翻看。老师还要向幼儿介绍书的作用;告诉幼儿书里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从书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引起幼儿探索书的兴趣,并告诉幼儿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名字,教幼儿学会翻书、会看页码标记等,并教育幼儿要爱惜图书。
因此,我们有意识地结合与幼儿生活有关的语言方面的教学活动,针对性的指导孩子们的阅读。如在绘本《小猪变形记》中,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先从封面开始观察,再逐页逐页地观察,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的经验,加上丰富的想象猜测、讲述故事的内容,并学习用完整、优美的句子来讲述,及时表扬。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活动中,通过课件、声音,引导幼儿来观察发现,猪先生的朋友给猪先生提供的建议——把自己身上最好的借给他。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故事的内容,从直观的画面中,了解了猪先生借了朋友的尾巴、头发、条纹后的样子,从而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同时,孩子们在自己发现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故事中猪先生得到朋友的帮助后的有趣画面。同时我设计了几个动作辅助表演,每次动物借给猪先生东西的时候都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同时还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不仅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理解了故事,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故事中的趣味性。在活动过程中,主要为每个能力不同的幼儿创造说话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因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教师再进行相关的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通过这一讨论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感受、理解本次活动的难点:“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做原来的自己才最重要”。通过这一步步的层层深入,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感受绘本,从而爱上绘本。
二、在丰富的阅读区中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随时可以阅读的环境和条件,在比较安静的角落开辟阅读角,阅读角里有多种幼儿喜爱的图书。教师要鼓励、引导幼儿到图书角去。在图书角里,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爱的书,这是幼儿出于兴趣,满足自己求知欲的动主动学习过程。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特别是对那些好动、阅读技能较弱的幼儿。
我们在阅读表演区也增添了很多关于这个主题中一些故事的头饰以及场景,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对于故事《小鹿历险记》,每次表演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自己分配好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一些小动物,然后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扮演小动物的小朋友还说着自己的台词,非常的热闹,来观看的小观众们看完后也都会热情的鼓掌。孩子们通过这种表演的形式,不仅复习了故事的内容、情节,同时也在艺术化的表演过程中培养了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一些语言词汇。
三、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培养亲子共读
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他们的习惯、对幼儿的关注度,都会使幼儿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开展“图书漂流”的活动,幼儿每周都能借一本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并做好亲子共读记录。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在“图书漂流”的过程中,我们请家长和孩子共同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带到幼儿园,并将自己的书介绍给同伴。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制定图书漂流活动的规则,以便严格遵守和执行,鼓励幼儿在亲子阅读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每周都会期待着换不一样的图书,增强了孩子对图书的兴趣。同时也鼓励家长回家后给孩子和自己阅读的时间,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增强亲子间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产生对绘本的喜爱,从而爱上阅读。
四、在阅读表演活动中培养阅读趣味性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对于图书中感兴趣的内容也会不自觉的进行表演。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个阅读表演区,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幼儿把故事中有趣的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更让幼儿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在环境的创设中,我用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在平时休息的环节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丰富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在表演区里,我结合主题中的故事《小鼹鼠过生日》,给孩子们提供了故事中的头饰以及一些场景,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的进行表演活动,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以及能用艺术化的动作来进行表演,每次表演的时候都能吸引很多的小观众。又如故事《小青虫的梦》,孩子们对于故事的内容非常的感兴趣,于是,我们结合庆“六一”的活动,请孩子们进行表演,由于孩子已经对故事很熟悉,因此对故事里的内容很了解,但是对于表演的动作还不能掌握的很好,因此,我制作了相关的道具:话筒、奖杯、茧、记分牌等等,孩子们一看到这些道具,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再加上音乐的融入,孩子们很自然的就完成了故事的表演。通过这样的一种表演形式,把静态的阅读转为动态的呈现,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趣味阅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幼儿园和家长们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慢慢培养起来。因此在平时,我们老师、家长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孩子们的发现与探索,使孩子真正的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让“趣”始终围绕在我们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