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战略
作者: 郭奕兵摘 要: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不仅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而且是一项层次高、涉及面广、关键要素多,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战略行动,应得到国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形成产业合力,助推高铁走出国门。
关键词:中国高铁; 发展远景; 战略意义; 战略举措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177-001
2014年6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学与光明日报在上海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深度聚焦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主旨、方略与举措。这既是我校的荣誉,更是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信号。当前的国际背景下,深入了解中国高铁,千方百计促使中国铁路走出去,特别是高铁走出国门意义重大。
一、高速铁路的概念
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1985年5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规定,列车运行速度为客运专线时速300公里、客货混线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为高速铁路。1996年,欧盟在96/48号指令中明确:在新建高速专用线上运行时速至少达到250公里的铁路可称作高速铁路。国际铁盟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本国高速铁路的概念,在既有线上提速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也可称为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实践向我们昭示了:它是一个集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于一体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1]
二、高速铁路的发展远景
目前,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铁路运输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我国在《2013-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中国快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五年增长率达438.4%。由此可见,未来五年铁路建设仍将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头戏。
三、高速铁路发展的战略意义
高速铁路除了在国民生产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在国家未来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1.高速铁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巨大优势,发挥独特作用
铁路具有运力大、占地省、能耗低、污染少、全天候、适应性强的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节省资源。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旅客、货主对运输快捷舒适、经济便利、安全正点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运输市场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高速铁路以安全度高、舒适性强,大众化等优势,必将在全面提高运输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铁路具有长距离、大能力、低成本的技术经济优势,这要求铁路在巩固边防、扩大本地区对外开放、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和加快当地致富步伐中,进一步发挥先行作用。
2.高速铁路在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着桥梁纽带与经济动脉作用
2l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放缓,总体处于调节、休整、攀升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世界性产业结构分工加剧;二是经济实体集团化发展的区域范围扩大;三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度提高;四是生产要素和物资跨国界、大范围、长距离、大宗量、快速流转的交换物流格局开始形成。这就要求高速铁路需迅猛发展,在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3.高速铁路对人员就业和工业发展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
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维护保养人员、机组工作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商品、技术、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区域交流,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4.高速铁路在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与安全作用
我国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人这样说:中国铁路建设就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而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亚欧大陆始终是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我国原有的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铁路形成的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输入输出,有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无论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还是在国内可持续发展及未来和谐发展理念的战略层面上,铁路发展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
四、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战略举措
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政治、经济、国民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在国际舞台中的战略作用也正在逐步彰显,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014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会议中心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指出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项目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中方还将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除中国外,现有10多个国家正在建设高速铁路,预计未来10年间的新增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左右,中国高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走出国门、进军海外的机会。
那么,如何使高铁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校长在第二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中提出了五点建议,即:实施统领战略;凝聚产业合力;构筑培养培训体系;打造国家智库;创新投融资方式。[3]
的确,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项层次高、涉及面广、关键要素多,体现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战略行动,需要协调各方、超前规划、强势推进;更需要政府主导、产业联动、互动输出;需要坚持人才培养、培训先行战略,加大该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仅要与国际接轨,而且应走在国际前列。
由此可见,中国高铁既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壮大自身,走出国门而引发的方方面面的挑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增强实力,才能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咨询网http://www.ocn.com.cn
[2]大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6/2407版
[3]徐飞.第二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海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