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以服务专业为导向的“授之以渔”
作者: 陈艳娟
摘要:传统的以听说读写译为目标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了,本文就如何跳出传统的语言教学的圈子,使英语真正服务于专业,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能力培养;服务专业;授之以渔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41-001
“崇德尚能,学以致用”,几个字是我们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对于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讲,“崇德尚能”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而“学以致用”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第二层则是要求我们能够教会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也就是“授之以渔”。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授之以渔”呢?
首先,尊重个性发展、确定学习目标。就是先了解学生要打的鱼是什么样的鱼?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一点,不光教师要清楚,还要帮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在教和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在开学初的第一次课,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并且确定英语在其未来规划中所占的位置和重要性,从而确定不同学生、不同规划所需的语言侧重和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再决定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决定花费多少时间、精力、物力在英语学习上。在这个过程里发现,由于之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欠缺规划,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认真、耐心的进行引导,发现他们自己的真正想法。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认真思考后,以my Dream(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中英文均可。经研究发现,同学们对于英语的需求基本分为四种:出国深造要参加托福类考试、进人大型企业工作需要良好的办公室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四级考试为将来谋职增加砝码、60分万岁顺利毕业即可。针对这四种情况,如下表所示,我会给出相应的语言解决方案。
其次,整合不同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每个学生在有了明确的未来规划、确定英语学习目标之后,就需要明白现有的资源有哪些。资源可以分为时间、物质、知识环境。在做具体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师的知识储备、网络资源,分别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且向所有学生提出一个最低要求: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学期考核。提醒学生每学期只有32学时的课堂授课时间,每周一次课,不能把实现自己目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教师身上或者课堂内,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个人安排规律的课后学习时间进行英语的学习,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再次,教授实用句型、搭配专业词汇。无论将来打算出国还是计划就业,英语已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掌握一些基本词汇和交流用语是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了解一些专业词汇是将来专业成长的必备基石。某个专业的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境中的英语表达方式,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能运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各种情景下的日常对话,能运用简单的专业词汇进行工作中的简单对话,能浏览与专业相关的英文网站并获取有用信息。例如在讲到“介绍”这个日常对话时,涉及到了人物介绍和物品介绍,可以用到“this is…that is…”的句型来表达“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结合专业英语就可以说“这是灌木,那是乔木”,“这是显示器,那是主机”,“这是瑞星,这是一种杀毒软件”。类似的功能性英语句型既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交际用语的需求,也能在专业词汇的帮助下扩充句子内涵,成为未来工作中专业技术英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后,随堂各种翻译、口试笔试结合。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这就要求课堂内的学习不能单纯的死记硬背,照本宣科,而是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讲解完新对话之后,要求学生2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对新句型进行熟悉(学习新句型);接着,1人口头上随机挑出对话中的某个句子让另一人翻译成汉语或英语,互换角色(锻炼了听力和口语);然后进行专业词汇的学习,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把这些新学的专业词汇填到刚才的句型中去,做成新的句子和对话,讲给同伴听,要求同伴进行翻译(学以致用);教师进行效果检查(督导);下课之前布置口头对话的任务和书面写作的任务。在考核环节中,每学期安排三次测试,期中口试和期末口笔试,口试采用抽签进行句子翻译的形式,把学过的所有对话做成每句话一个签,学生抽到哪个就回答哪个,要求每个学生翻译5个句子(为了考查学生用专业词汇套用句型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试则是快速阅读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运用专业词汇进行阅读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样就能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口语能力测试和阅读能力测试结合起来,使该课程的总评更加科学合理。
今后,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和质量水平,使学生在新型的教学改革中,在掌握公共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实用英语,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解决与专业英语相关的涉外业务,并能熟练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