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视角下翻转课堂是如何实现的
作者: 吴彬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已成为新兴的学习趋势。其中,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方法的出现,极大动摇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较好地契合了ACRS动机模式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表现。
关键词:翻转课堂;ARCS动机模式;可汗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47-001
一、翻转课堂何以出现
当前,最传统也最普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和学生问答,也可称其为“班级上课制”。不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思考上课的内容,而且学生必须在课堂中同步接受知识,教师无法顾及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程度上的差异。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中已经学会了概念,课后做作业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但此时却没有人可以即时协助。有鉴于此,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应运而生。根据先行者Bergmann和Sams(2012)的界定,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必须先在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再到学校和老师、同学进行合作式学习,课堂成为了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场所。
二、翻转课堂有何特色
总体而言,翻转课堂呈现出四大特色:
第一,新科技手段的运用。这种新科技手段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涉及课程设计中的极具创新性的系统编排、软件设计、内容布局等方面,以及利用网络为媒介达到资源的共享。
第二,现代化科技手段所带来的教育模式的革新。学生们通过完成教学视频中所设计的练习来了解并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特定的章节与单元的练习中,只要最后达到了分数要求,便可以自动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而这种练习系统的设计,刚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通过考试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测验的缺陷。
第三,教育的人性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死气沉沉、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而换以一种自由且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氛围。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第四,全新的自由平台。这种自由的平台包括资源共享的自由和学习方式的自由。以可汗学院为例,其在网络上的2000多个授课视频都是完全免费的,可供人们自由观看与分享。
三、ARCS动机模式视角中的翻转课堂
ARCS动机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科勒(Keller)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教学设计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注太少,任何一种教学设计所发展出来的教材都无法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专注,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具体而言,ARCS动机模式包含四大要素:
第一,注意(Attention)。即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对应的教学策略是提供变化的、激发求知需求的询问技巧。
第二,关切(Relevance)。即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和目标,使他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对应的教学策略是联结熟悉事物、以学习目标为主、配合学生个性。
第三,信心(Confidence)。即帮助学生建立起能成功的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掌握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对应的教学策略是确定成功的标准及期待、提供学生自我掌控的机会、提供成功的机会。
第四,满足(satisfaction)。即学生因为取得成绩而得到内在和外在的鼓励及报偿。对应的教学策略是提供一显身手的机会、提供公允的回馈与报偿。
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很好地契合了ARCS动机模式的教学理念。应该指出,翻转课堂的教学系统有许多的平台,而作为当前使用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且功能最完整的教学平台,可汗学院可谓是最理想的研究对象。以可汗学院为例,其教学系统与上述四个要素表现出极大的相关性。
其一,引起注意的部分,可汗学院的学习界面简单明了,能够清晰找到学习进程到哪里了、主题是什么、题目是什么、答案填写在哪里、答题提示在哪边?
其二,切身相关的部分,可汗学院的教学内容十分贴近生活周遭的事物,尤其是大量嵌入实景图片,使学习者不容易混淆题意。
其三,建立信心的部分,当可汗学院的系统设计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便可以按下提示键,系统会提供提示给学习者;而在答对题目的时候,系统会出现黄色的笑脸,给予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动力。
其四,感到满足的部分,当完成某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时,系统会出现层次升级的画面,显示这一阶段得到的分数,并提醒使用者已经完成这阶段的学习,可以选择继续练习,或前往下一学习阶段。
四、结语
综上,ARCS动机模式以一种问题解决的途径来讨论如何解决动机问题,使教师能够通过了解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确定动机激励的重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由于这一模式与翻转课堂紧密结合,因此它对于教师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