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自主展评式生态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作者: 陈花

摘要:“自主展评式生态课堂”实施一年多来,作者从学习到践行,认为生态课堂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展评式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16-001

“自主展评式生态课堂”实施一年多来,我从学习到践行,已经初步领略其教学方法,这种课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两个基本点:一是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可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二是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自主展评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以《大气压强》(第二课时)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在8(3)班(这是个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班),我先概括了第一课时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学会了用注射器和弹簧测力计测大气压,知道了一个标准大气压。”接着发问,开始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入本课第一个环节“大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学习:“那1标准大气压多大?”“……”“大气压变不变?请大家看书……”布置好前端学习任务,2分钟左右后进行全班展评:“你知道大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较多学生举手(因为此问题的答案书上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举止大方,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完了会问一下“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站起来讲的时候,总有一种意识,那就是我现在是老师,讲得要让别的同学听得清、听得懂。当学生回答后老师追问:“那具体关系你们知道吗?”学生反应同上。老师又问:“那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几乎没有人举手,(因为此问的答案书上一带而过,没有具体的表述)接着老师又提示大家从气体压强产生原因角度去考虑一下,这时稀稀拉拉地有少数学生举手,然后你展我评,间断了老师就介入一下,约10分钟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先把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漏斗中,漏斗口朝上,让同学们推荐班上肺活量最大的同学上去,用力往上吹,吹之前问同学们期望看到什么现象,结果事与愿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实验,我平时都是将漏斗口朝下,吹气后乒乓球不掉下来,对比一下,这节课将此实验改变一下,更能使学生产生疑惑,印象更深。由此,我觉得我们平时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课上,我把能做的实验尽量做,不能做的就放视频,让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解释其中的道理。在同学们展评中我尽量控制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嘴,即使同学们展评时有点错误,也尽量先看看其他同学有没有听出来,然后再指出来,总之要尽量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8(2)班课上(这是个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班),内容与上午相同,我根据学情,把上课顺序作了调整,先告诉他们结论,再让他们试着去解释。此时,有几个同学举手发言,但我对比3班的情况,2班同学举止不够大方,声音也不够响亮,胆子较小,可是语速偏快,像是完成任务似的,对着我讲完就好了。于是,我就用充满信任的眼光看着他们,鼓励他们说:“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就是老师,要大胆地大声对着别的同学说出你的想法,错了也没关系,讲完要问问别的同学的意见。”接着再发问时,站起来讲的同学慢慢有所改变,只要他们声音响亮了一些,举止大方了一些,讲完问问别的同学你们听懂了吗?有没有不同意思见?……我就会大大表扬一番,结果同学们的胆子就越发壮大了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就越发自然了起来。当下面同学说懂了,我并没有马上放过去,而是说真懂了吗?然后点几个同学起来说,其间也有说不出来的,我会问谁来帮帮他,别的同学就再举手起来讲一遍,我觉得这样就是把补差工作落实在了平时的课堂上。如果说把每一次上课当作一次旅游,那么,这种“自主展评式生态课堂”可以说是“自驾游”吧。

总之,现在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自主展评式教学的基本要领,但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多边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断努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