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走进”带孩子走出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
作者: 王易香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幼儿正处于身心蓬勃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维护幼儿的健康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03-001
王昱力,白白净净,个子不高的虎娃娃,9月刚上小班,十分的挑食,开学第一天,力力奶奶就在我耳边悄悄说:老师,我家力力特别挑食,好多的菜都不喜欢吃,喜欢吃面条,但是面条里要放香油才愿意吃,如果实在不吃就给他冲奶粉吧。由于刚开学,怕因吃饭问题而影响孩子心情,从而不愿意来幼儿园上学。就这样开学前几天,力力每天中午都不愿意吃米饭,不愿吃任何菜,就算是吃他最喜欢的面条,他也不愿意吃,每天都是吵着冲奶粉。
《指南》明确指出教育目标:在大人的引导下,不偏食、不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结合教育目标来评价力力,他偏食、挑食,不愿意饮用白开水。面对班里有这么个特殊的孩子,我尤为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幼儿饮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呢?我深思……
一、走进心灵。营造氛围,愉悦情绪
力力刚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同伴都是陌生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迫他吃自己不喜欢吃的菜,这样会让他更加厌恶吃饭,甚至对上幼儿园也会产生反抗。所以我们采取了表扬,带幼儿玩玩手指游戏,听听轻音乐,讲讲有趣的故事……坚持每天用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以及它的营养,带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我们每天这样做着,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力力每天到吃饭时,都是坐着不动,喂他时一会儿说倒点香油,一会儿又说这个菜不喜欢,再说就哭鼻子,说给我冲奶粉…一第四天,我实在忍受不住了,看他不吃一点点米饭,我心急但更是心疼。那天,我带力力来到教师食堂,与老师共进午餐,说来也巧,那天正巧吃的是力力喜欢的蔬菜,开始我为孩子只盛了一点点饭菜,力力很快就吃下去了,我立刻给予表扬,并鼓励力力再吃一碗。第二次盛的时候比起第一次稍微多了一点,在老师们的表扬声中,力力愉快地吃了一“碗”又一“碗”。我趁热打铁地问力力:“幼儿园的饭菜好不好吃?”此时的力力吃得香香的一个劲的点头说:“好吃。”借此机会我大张旗鼓的把幼儿园的伙食“吹捧”了一番,告诉他我们幼儿园的每一道菜都是有营养的,每一道蔬菜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这些蔬菜里都有不同的营养,每天坚持吃不同的蔬菜,小朋友才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帅气……那天,我和力力手拉手一直从教师食堂聊天到教室,快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和力力拉钩约定,以后不冲奶粉,慢慢地去喜欢吃幼儿园的蔬菜,小家伙开心的接受了,第五天果真没有提冲奶粉,现在他的挑食习惯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为教师,我们要走进孩子心灵,在纠正孩子挑食、偏食习惯时,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营造好的氛围,多点表扬,正确引导,让孩子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相信孩子会逐步改正不好的习惯。
二、走进家庭,了解原因,协同努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责任。”
了解力力家庭的饮食习惯:是不是家庭中饭菜口味与幼儿园不同,幼儿在家吃惯了家中饭菜的口味,所以吃到幼儿园的饭菜感觉口味不合自己的胃口,便会出现“挑食”的假象?
了解力力家的教养方式:是不是幼儿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一般存有依赖性,一旦喜欢吃就不愿再品尝其它没有吃过的食物。是不是家长在幼儿饮食过程中因为担心孩子吃不饱、缺乏营养,犯下了错误的营养观念——让幼儿吃自己爱吃的食物,对幼儿不爱吃的食物放弃引导,造成了孩子“挑食、偏食”的现象?
了解家长的饮食习惯:“榜样作用”会给幼儿起到负面影响,影响到幼儿的饮食习惯。平时生活中是不是家长喜欢吃什么也会多给孩子做什么,孩子所吃到的也总是那些食物,导致幼儿出现了“偏食、挑食”?
为此,我通过来园与离园的机会,与力力奶奶进行了沟通,让家长了解、认可并积极配合教育。在与力力奶奶交流时,我得知:力力家都是做力力喜欢吃的蔬菜,吃面条必须得有香油调味。每次吃饭力力都要奶奶喂,喂一口都要说好多好多好听的话,勺子里要有他喜欢吃的菜,米饭藏在菜下。指导家长科学教养孩子,使家长了解、认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食谱的变化
请家长注意关注幼儿园的食谱,并且告诉他们我们的食谱是经过专家研究,是十分科学、合理的,不妨请家长也参照我们园中的食谱表,回家为幼儿制定更完善、更健康的科学饮食,让幼儿可以在家中吃到营养又可口的饭菜。
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整
与家长交流,不能因为孩子不喜欢吃的就不去吃,转变家长观念,每天与他们交流纠正挑食、偏食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改善自己孩子的饮食习惯,与老师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鼓励家长做好榜样
作为孩子的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更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在家中从自身做起,不能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假如出现饮食不良现象,孩子也会进行效仿,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另外,家长一定要给幼儿合理的搭配饭菜,不要以自己的胃口来衡量孩子的饮食,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什么都爱吃的好父母。
三、走进游戏,适量运动,增进食欲
俗话说:“玩得好才能吃得好。”幼儿期,适量的身体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能促进孩子消化系统加速运转,同时也能使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消失,增进食欲。《指南》中明确要求: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此,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十分重视每天的室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与神经肌肉运动还不协调,有时候会造成孩子吃饭慢。我们在班级区域游戏中,开展了“撕一撕,贴一贴”、“拼拼乐”、“串珠珠”等活动……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不断地练习,促进动作协调,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小手的灵活性,为孩子自己吃饭做好铺垫。
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纠正的,是一个需要坚持的漫长过程,家长和老师的态度与坚持的原则对教育孩子是最有利的、最有效的行为。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饮食习惯会越来越好,“偏食、挑食”的现象会慢慢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