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焦虑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 蔡美娜 于香锐 裴婉煜 高永光 孟晨 王康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的焦虑现状,为日后开展干预性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河北省河北大学医学部的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2.70%的大学生处于常态焦虑,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现状比较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27);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现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常态焦虑状态。
关键词:医学生;SAS焦虑自评量表;焦虑现状
中图分类号:R7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43-002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没有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其中以焦虑和抑郁常见。焦虑是指人们由于不能达到目的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情绪感受,可以通过身体特征清楚地表现出来,如肌肉紧张、出汗、嘴唇干裂和眩晕。焦虑可导致失眠和沮丧;Dalai和FalkDahl研究发现:严重焦虑者会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为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现状,于2015年4月对河北省河北大学的在校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为以后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河北大学医学部不同专业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随机抽取部分河北大学医学部不同专业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3.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国际上比较权威的焦虑自评量表(SAS)。SAS是Zung于1971年编制。SAS自评表中含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以4级评分制计分,其中5、9、13、17、19题采用反相计分,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得粗分,然后通过公式Y=in+(1.25X)即所得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水平越高。SAS自评量表结果解释:50分以下为常态焦虑,50-59分为轻态焦虑,60-69为中态焦虑,70以上为重态焦虑。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31,效度系数为0.810,评定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16J。
4.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x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问卷301份,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4.14%。调查对象的年龄为18~24周岁。男生113人,占39.10%女生176人,占60.90%。一年到三年级各有89人,133人和67人,所占比例分别为30.80%,46.02%和23.18%。
2.大学生焦虑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处于常态焦虑,其中男生占76.99%,且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现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27)。详细比较见表1。
3.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现状
本次调查中仅仅有13.49%的同学处于轻度焦虑,其中一年级占11.24%,且各年级之间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讨论及建议
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纠纷等诸多问题,因此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负面情绪不断增多,尤以焦虑常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适度的焦虑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过度的焦虑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Cingi Basterzi等研究显示,接受精神治疗的大学生中,焦虑患者的比率达到了40%;国内众多研究表明:1993年以来,大学生的焦虑水平逐年上升。焦虑作为一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体验,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大学生处于常态焦虑,仅仅有13.7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这可能是因为所取样本量小,也有可能是因为此次调查在4月份,恰好刚开学不久,大学生借寒假得到了很好的调整;还可能与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设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学科。
针对大学生的焦虑现状,提出以下预防性建议:(1)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尤以中等强度的合作情景的体育锻炼,例如羽毛球、乒乓球为宜。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有研究表明,失眠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2)注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不要养成刻求完美、过度认真、谨小慎微、固执刻板、过分自尊、依赖他人等不良处世方式。(3)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意识。因为有关研究表明,上述因素与焦虑存在及其显著的负相关。
(4)高校多开展心理教育、认知情绪调节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缓解焦虑,同时认知一情绪一行为干预方法的综合应用,也是降低大学生焦虑的有效办法。(5)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