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作者: 吴楠

摘要:物理学科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元处不在,它是一门研究自然界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要结合生活化开展教学,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应该通过生活化的实际加以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24-001

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物理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活化教学,把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学要注重课前的备课

物理课程的设计和主要的教学内容都要切近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今后的发展出发,每位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设计要注意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设计生活化

教学设计要使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知识、方法、情感有机交织,合理设计,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同时也实现不同的过程和情感目标。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数学知识计算研究运动规律,得到知识,利用搜集分析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2.教学引入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畏难情绪,为传授新知识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结合本堂教学内容,找好新课的导入点,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物理回归生活,物理教学生活化。如在教学“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时,可先让学生做搓搓手问有什么感觉来导入新课,学生说有热的感觉,接着问其原因,就顺理成章引入课题。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列举划船、溜冰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后划桨时,船会向前行驶,向前推别人,自己会向后滑动等导入点,来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奥秘的兴趣。

3.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让物理知识在生活现实中内化。学生生活、学习经验,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他们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使之升华成物理知识。并及时巩固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只有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才富有活力。

1.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从他们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的能力出发,选用高科技动画绘图和效果好的多媒体音像等多种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重现实际生活的一些现象和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来营造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过程注重生活化

高中物理教学注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生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而融洽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感受。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是共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理现象,通过探究研讨,从认识不同到达成共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交流、沟通,达到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共识的过程。过程生活化,体现师生平等。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机械记忆适应考试,而是巩固和内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就是把所学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也是人,是有着鲜活生命活力和丰富思想情感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不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姿态既教书又育人。

3.学习过程注重生活化

教学过程注重尊重学生,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合作讨论还是自主探究,老师都要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导他们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把物理知识的规律方法运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体验。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既会自己独立思考,又能与人合作交流,学习过程生活化,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能力才会极大地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要做到课后练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后练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是最直接的生活化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学生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其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强。教师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实践活动。

1.课后练习要生活化

课堂练习设计要生活化,课后练习应以掌握课堂知识为目的,还应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题目,应尽量地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讲授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时,课堂练习时让同学们总结在生活中哪些电器应用到电磁原理。

2.课后实践和实验生活化

通过实践调研体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如学习重力之后,教师让学生比较并解释月球上的宇航员和地球上人活动的差异。物理实验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和学生实际,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强调探索、实践活动,物理教师采取有效措施生活化教学,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