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叛逆学生的心门
作者: 贾丽莉摘要:带露的玫瑰,新鲜漂亮,却又同时带着刺。正如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之花正在悄然绽放,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大人”,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在老师、家长看来,他们开始不像过去一样乖巧、开始不听话、开始跟大人“叫板”了,甚至无缘由地忤逆“大人”。按照我们通常的说法,他们开始进入“叛逆期”了。
关键词:叛逆的学生;敲开心门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41-001
新接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比较叛逆的学生——媛媛。
开学没几天,状告“媛媛”的罪状就接踵而至。任课老师们纷纷指责媛媛上课吃口香糖、说话不断,严重影响纪律,老师批评了,她还一副不满的神情。我对媛媛的这一表情太熟悉了。那是一种不服管教的神情,或是对老师的要求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或是埋下头,眼一斜,嘴一撅,嘴里要么“切”的一声,要么嘟嘟囔囔。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神情是对老师命令的漠视、不屑、冷对抗,总是会让老师怒火中烧;对于这些媛媛每天引发的林林总总的问题,我都淡然处之,先放着不找她不批评她。我想每出一件事,我就批评她一回,不仅会没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对于她,我得“一击而中”。
为此我决定与她妈妈联系沟通下,了解些媛媛的情况。她妈妈讲述,他们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就让其寄住在外婆家。但媛媛现在很叛逆,天天跟外婆吵架。我追问为何孩子会这么叛逆呢?她妈妈面带悔色,“也许是四年级时在学习上我对她压得太厉害了吧”。看来媛媛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教育不无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都是极关键的,那么帮助媛媛更好地学习生活必须家校配合好。对于教育媛媛的方式,我与她妈妈进行了交流,并说出了我的建议:一定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缺少爱的轻抚而又施以强压,必会反叛。
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和准备,我想是时候和媛媛好好谈一谈了。中午我叫她出来,她生硬地回了我句:“找我干嘛?”真是难收服的“倔猫”,我和气地说“随便聊聊”。叛逆的孩子多要面子,我没有在办公室谈,而是将地点选在了操场上。本想开始就列数她的罪状,但还是笑着委婉地问了句:“媛媛,开学到现在在学校感觉怎么样?”媛媛被我问蒙了,接着我说:“随便说,随便谈。”媛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挺喜欢数学老师的,但总是表现不好。”我听了这句话,心里一颤,原来被我看成是难以救药的学生竟然还有这样的“天使”的一面,我庆幸没有一开始就乱批一通。我带着赏识的口吻说:“原来我们媛媛这么有上进心,想表现得好、表现得优秀。但为什么表现得不好呢?”她支吾道:“我总是说话,破坏纪律。”我悠悠而又略带嗔怪地说:“那让数学老师怎么喜欢你呢?因为老师讲课,你不听他讲,这是对老师人格的不尊重;你破坏纪律,影响了全班同学的听课,这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没人会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是不是?”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让你喜欢的人喜欢你是一种能力,你能不能做到呢?”她轻声地说:“能。”
之后,我联系任课老师,希望能多给媛媛一些课堂表现机会,她也确实表现得不错。老师们对媛媛的“控告”渐渐消失了,我欣喜于媛媛的变化。
一天美术课后的课间,我进班,媛媛拿着她的画问我:“你看我画的小猫,好看不好看?”我连说好看。看着她的笑,我知道我走进了这个叛逆女孩的心。聊着聊着,她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有这样三个人,你会和谁交朋友?A、很平凡,又很内向;B、很会讲笑话、很多人都愿和她交朋友;C、和你有很多共同点。”我想她肯问我这个问题,代表着她对我的信任,我同样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平等而真诚地回答了她的问题,我说我会选C,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我问她会选哪个?她说她会选A。我问为什么,媛媛回答说:“因为A的朋友很少,可能只有你一个,只会跟你好。”多么孩子气的问题和回答啊!但我顿时读懂了她选A背后的心理。她是多么渴望爱!她是多么渴望被关注啊!
之后我会格外地关注她一些。在她进步时给她鼓励,在她遇挫时送上安慰。有时在学校,我会亲昵地叫她“媛媛”。我想对于媛媛这样特别的孩子,是需要老师特别的关爱、特殊的关注才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媛媛不再是班里的“刺头”,现在每天放学,她都会很开心地大声说:“大家再见!老师再见!”有这样一声欢快的“再见”,一切足矣!
伴随着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的萌发,他们的叛逆,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关键看老师和家长是疏导还是堵压。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孩子的忤逆,老师和家长感受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而强行压制,那么这些“小大人”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弹,甚至走向极端。如何让这些叛逆的孩子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平稳的度过这一阶段呢?
我想,媛媛就是一个例子,以柔克刚,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失为一种方法。现在媛媛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都已走上“正轨”。我和任课老师一起商量并达成共识,对于媛媛这样性格较叛逆的孩子,求全责备可能适得其反,最好还是对其宽容些。
宽而不纵、严而不苛、以理说之、以情动之、刚柔并济,小“魔鬼”也会变成小“天使”,叛逆的学生也会让我们看到她温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