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 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孙然

摘要: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数学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学科创新的态度和认识,是在后天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43-001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直接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改革的方向、深度和效果。初中数学教师要适应时代进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一代新人,是当今学校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

首先,数学教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它呼唤着教育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目前,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教师应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找准角色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学生按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学校的发展。教学内容要有理想性,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和追求现实生活。教师必须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同时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思维、意识和观念,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其次,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自主探索机会和成功的机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产生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主张通过实践为这些学生提供最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机会,因为在实践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以直观形态呈现出来。在实践时,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尽量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无疑是在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毅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增强自信心、自觉性,提升创造力。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所以实践既可以巩固已有知识,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分析异常现象,扩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单向信息输出向师生信息互动转变。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教师要重新设计教学目标,重新审视教学策略,创建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机制。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或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创新意识。

再次,创新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激活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

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初中学生还处于未成年,他们的数学创新欲望最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潜藏的、无意识的本能,它没有明确的、稳定的指向,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来激活它,可以说,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教育的产物。它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熏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诱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会得到强化,创新本能会被逐渐激活,学生的数学创新活动的行为指向也会更为鲜明、稳定,其行为目的也更加确定突出。在强烈的数学创新欲望的支配下,才会有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坚定的创造性实践。从数学创新欲望的激活到强化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教育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应将学生创新欲望的激活作为培育创新意识的第一要义,在教学中要很好的保护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的创造潜能与禀赋得到展现,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