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
作者: 张会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家庭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等方面分析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
关键词:厌学;高中生;家庭状况;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45-001
不同家庭状况下,父母的文化修养程度、职业类别、榜样教育、对孩子的期望、教育孩子的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不同的家庭状况对高中生厌学的影响大致分以下几种:
一、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部分家长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中,感悟到知识对于当今社会考试制度及就职前途方面的重要性,希望自己孩子能有足够的知识应对未来的挑战,时刻监督孩子学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做法无疑成为孩子承担不起的压力,使学生一遇到考试就紧张,考不好就害怕,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厌恶。
大部分学生自身也希望自己也能学习成绩好一点,但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方法不正确等等各种原因,最终结果不理想。家长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渐渐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制手段,批评惩罚甚至试图暴力解决,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不可避免的产生厌学情绪。
二、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谐,教育环节缺失
1.离异、单亲家庭
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父爱或者母爱被剥夺,产生教育的空白点,子女情感残缺、孤僻,不善于交际,缺少朋友,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只能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不了了之,日积月累,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离异、单亲家庭无暇顾及子女,子女就由祖辈来抚养,祖辈对孩子极为纵容、溺爱,时常迁就孩子,缺少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关心,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厌学。
2.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家庭不断的争吵及高度紧张的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安心学习。这些孩子情感孤独,缺乏安全感,常通过广交朋友,上网聊天等来弥补家庭情感的缺失,在学习中会有不做作业的情况。当老师通知家长协同教育,若家里无人过问,孩子会产生一种“家长都不管我,老师也不能管我”的负面抵触心理,那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家长不负责任或者无力管教,对孩子要求过低或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低,不闻不问,整日忙于自己的事情,工作之余只顾自己玩乐,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了,从而使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不在乎学习的不良习气,缺少监督管理。学生在家里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视,处于失控状态,不能安心做作业,学习质量可想而知。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会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
还有一些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家里的“皇帝”、“公主”,对孩子百依百顺,缺乏基本教育常识,对精神教育、品质培养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衣食住行就好了,很少从心理方面来教育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再教育时会遇到很大困难,有心无力,于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态度放任自流,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显然是会对孩子的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有害无益,即使教师管教也收效甚微,最终导致厌学。
四、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给祖父母隔代管理
很多家长因为经济原因,双双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照顾,对孩子缺乏必要的监督,会有以下弊端:
1.由于很多祖父母的溺爱,孩子养成不良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差。脱离了父母的管教,这些学生自控力差,难以克服自身的惰性,使得学习困难重重。
2.祖父母年老,没有充足的精力管教孩子,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痛心疾首,却有心无力。
3.若祖父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是难以抵挡现代社会潮流下的中学生的伶牙俐齿。种种不良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五、家长的不良榜样作用,错误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世界观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部分家长不注重言传身教,言行中错误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世界观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有些家长从不读书,生活不如意,却不求上进,喜欢怨天尤人,重利轻才,不关心孩子学习,孩子缺少安静的学习环境。
2.部分家长读书少,但做生意赚钱成了富翁,物质丰富,精神匮乏。这些家长无意间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使他们错误的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书生活的也比别人好,从而厌学,追求享乐。
3.还有部分家长盲目溺爱孩子,护短。在物质生活优越的条件下,这些孩子享受着百般呵护,身体素质低劣,生活能力欠缺,缺乏必要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因学习的小小困难而丧失信心,产生颓废的厌学心理。对于学生在学校犯的错误,教师一般主动联系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学生,但是某些家长护短来帮助学生抵抗学校的管理,通过自己拥有的社会地位、人脉向学校和老师施压,最终导致学校对其放任自流。
4.家长以物质刺激学生学习,教育方式不恰当。某些家长任何事情都是物质奖励作为交换条件,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从为自己学习转移到为奖励学习。奖励的刺激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减弱,最终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
综上所述,以上种种家庭因素导致学生厌学。在中国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家庭因素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旺盛的学习热情,享受学习的快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要学习“鹰”式教育,把孩子当作雄鹰来锤炼,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经历风吹雨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培养自制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才能使孩子飞向他们人生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