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作者: 周亮亮

摘要:童话故事是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较常见的体裁,它们往往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浅显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执教《蘑菇该奖给谁》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图,体会人物动作和内心的体验,通过心情对比,分角色朗读,再结合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借助情境图;心情对比;从生活出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079-001

《蘑菇该奖给谁》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告诉学生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兔妈妈清晨出门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第二部分写兔妈妈回家后和小白兔与小灰兔的对话。这是全文的重点,先写兔妈妈问它们谁跑得最出色?再写兔妈妈问它们都跟谁比赛了。最后写兔妈妈对它们的奖励和评价。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的意思。具体落实到课堂上,我是这么做的:

一、借助情境图,体会人物动作和内心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级的教材中也相应配套了情境图。在教学课文第六自然段的文字“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上小黑兔轻轻松松超越一只只小乌龟的得意表情,而慢慢追赶的乌龟头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小朋友看到这样生动的画面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小黑兔得意的心情。同样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我指导学生观察小白兔和骏马赛跑的图片,四蹄生风的骏马奔驰而前,而小白兔用尽全身力气,脸涨得通红,却还是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小朋友看到这也仿佛若有所思。通过两幅情境图的直观展示和对比,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赛跑步的对象是谁,结果又是什么,都一目了然。课文的第三张图画上,兔妈妈手里拿着一个最大的蘑菇,小白兔伸过手开心地想要去接,而小黑兔则在小白兔的后面,有些不好意思。我借机提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兔妈妈会把蘑菇奖给谁?为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有的说给小白兔,因为它赢得了比赛,有的说给小黑兔,因为它敢和高手比……孩子们的课堂就是这么生动、真实、精彩!

二、心情对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两段截然相反的对话和人物心情。如:当兔妈妈问小白兔和小黑兔谁跑得最出色时,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基于前面直观的情境图展示,学生在朗读上还是能够准确的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借助想象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让小朋友自己说一说:如果你是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你是怎么想的?小朋友可以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理解,像“哈哈,我今天这么棒,大蘑菇一定是我的!”可以在此基础上,边说边加上动作,如翘起大拇指,夸夸自己。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且它始终围绕文本展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小朋友思维活泼起来,对于课文和人物角色有了一定的兴趣,朗读起来也是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做到立竿见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还是课堂的重点,如何生成这样的课堂,多手段,多层次的朗读方法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三、从生活出发,准确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高手”这个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孩子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哪怕一时落后,也不要气馁,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一定也能成为高手!在文中“高手”指的是“跑步高手”——骏马。这一点,小朋友都能很快认识到。如何从童话故事中的“高手”过渡到生活中的高手?首先要理解“高手”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比较擅长的人,如跑步跑得快的是——跑步高手,画画画得好的是——画画高手,跳绳跳的多的是——跳绳高手。这些都是和小朋友息息相关的“高手”,因此“高手”这个词语的形象便根深蒂固了。再联系小朋友生活的实际:你生活中有哪些高手?他们分别是谁?你敢和他们挑战吗?引导小朋友敢于和生活中的高手挑战,不怕失败,虽败犹荣。这样的教学,回归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内需。

整堂课下来,我反思着要上好一堂看似简单的童话课,其中的过程是艰辛的。这需要我们老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要钻研教材,剖析作者写作的用意。其次,要根据低年级段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课堂具有艺术性,这艺术作品是否有价值,全凭艺术家的雕刻打磨。布鲁纳曾说过:“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在课堂上,我也发现,可能是对于学生还不敢放手,“扶”的功夫下得太多,下次可以让小朋友自己来说一说,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全听老师一个人的描述,这样课堂主人的参与面就不会太匮乏。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让孩子想说,其次要让孩子有的说,最后还要让孩子说得好,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思维引导,并为学生搭建语言框架,帮助学生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立足文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