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物理课程内容重组

作者: 王昕明

摘要:中职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考虑与专业的教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物理学的紧密衔接重组教学内容,才能凸显中职物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顺利衔接高职阶段学习,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问题;课程重组;紧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117-001

中职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更好地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而且有助于学生顺利衔接高职阶段学习,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调研,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对于《物理》等选修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疏于教学管理,导致物理课程建设已经被淡化,甚至被忽略。一方面,主要是学校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中,没有进行认真调研,或主观地从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删除物理课程,也或随意性地减少其教学课时。另一方面,在编写体例上,现有版本的中职《物理》教材仍然是学科原有知识框架模式,与专业课程及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等联系不紧密,没有充分体现出物理课程在社会生产实践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让学生感觉到物理课程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重点从“如何合理重组教学内容”这个维度出发,较为有效地改善了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二、教学内容重组实践

第一,契合专业课程重组。教师可以根据中职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专业课程学习需要重整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可以结合建筑、机械专业《工程力学》或《建筑力学》课程中“平面力系平衡”章节学习,增加“正交分解法”内容;对于石油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气体、流体的性质等教学内容。据笔者了解,专业课的教材大多数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其中涉及与物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讲得比较笼统,甚至一带而过。比如电子电工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基础》专业基础课的有关内容时,专业教师只单纯地从专业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出发组织教学,还会简单认为学生已经学习过“静电场”、“电源电动势”、“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等基础性知识,就直接“拿来”运用,无需再花费时间“炒冷饭”。事实上,在物理学上这些知识就比较抽象,很难讲深讲透,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还不能顺利实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就应该学会参照各个专业的教材,适当增加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结合专业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更加重视物理这门选修课程,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契合高职课程重组。对于一些优秀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将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因而,包括物理课程在内的中职课程的教学,只有与高职院校的物理学等课程教学实现紧密衔接,才能有助于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颁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是关键。笔者认为,这当中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衔接至关重要,物理课程也不例外。

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以运动员跳伞运动为例,提示学生要分析“运动员在竖直方向的受力及其运动情况”还是容易的,但要列出竖直方向的运动方程并求解出运动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则需要在高职阶段运用“运动的叠加原理”和“微积分知识”进行求解。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学生知道了在忽略空气阻力(外力)、摩擦力(非保守内力)后,摆球和弹簧振子机械能守恒,振动最大位置不变。但是毕竟空气阻力、摩擦力是存在的。虽然它们很小,经过很长路径的积累,它们的效果就慢慢表现出来,使振动逐渐减弱,最后停止。从而拓展介绍高职阶段“功能原理”。同样,可以从“花样滑冰或跳芭蕾舞时,往往先把手臂张开旋转,然后迅速将两臂靠拢身体,使自己的转动惯量迅速减小,因而使旋转加快。”等事例出发,将中职物理的“动量守恒定律”衔接“角动量守恒定律”,从“走钢丝演员采用伸直手臂或者手握横杆的方法,使刚体的平均质量分布变大,确保重力作用线和钢丝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从而达到避免刚体产生定轴转动的情况发生,表演才能成功。”将中职物理的“刚体平衡条件”衔接“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等等,还有“热力学第一定律”衔接“热力学第二、三定律”、“电容器”衔接“电容传感器”、“直流电路”衔接“复杂电路”、“磁场、电磁感应”衔接“霍尔效应”、“光现象及其应用”衔接“薄膜技术(光的干涉)”和“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衔接“光伏技术”等等,这样,既激发学生打牢中职物理学习基础,又通过联系生活现象、生产和科技事例,增强可持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抽象,难于理解。这不仅与人的思维习惯和水平紧密相关,也与人接受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信息源状况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的身心特点不同,接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其认知水平也不一样。并且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不同学段里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不仅紧密衔接,而且是进阶提高;物理课程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和科技等各个领域,不仅与生活紧密相关联,而且衔接专业、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立足中职学生认知特征,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合理重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