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校开展碎片化团日活动的思考
作者: 王雪梅摘要:当前的共青团员这个团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团员合作意识的淡薄,务必给共青团组织未来的发展带来障碍。开展团日活动的过程,是团组织优化的过程,也是加强团员学生的合作意识的方法。文章以一班级为例,展开碎片化团日活动,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可利用课间十分钟、班会、综合实践活动、假期等时间开展的适合共青团员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小型化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对班级团员的合作意识进行评价与对比。
关键词:中职校;碎片化;团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9-116-001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当今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在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中,在中职校这个环境下,共青团团员学生自然也成为了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对象。
一、中职校团日活动特点
(一)新时期下中职校团组织活动存在的问题
1.工作强度大
中职校的团总支书记基本上都是一人肩挑多项事务,事情繁杂、琐碎,应接不暇,搞一个活动往往要好几个星期。这样一来,工作只能是疲于应付,而团内的一些活动就变得流于形式。
2.创新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团组织的中心工作是对团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但是学生的参与面有限、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内容有限、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效果不明显。
3.工作积极性下降
在中职学校团委工作强度大,占用时间多,活动得不到学生和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很多班主任抱着“搞活动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认识,导致团组织的活动积极性下降。
(二)新时期下中职校共青团学生新特点
1.个性张扬,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中职校,学生的来源不同,大多数在初中时期都是班级中的后进生,表现欲极强,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协作配合,很难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我价值,有时还很盲目。
2.思想多元,追求自由权利的表达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层次大多在十六七岁,正是精力旺盛,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的青年群体。
3.需求广泛,寻找不同方面的满足
这一时期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个体需求较多,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
二、碎片化团日活动的提出
(一)团日活动
团日活动就是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的一系列有益于德智发展的活动,其活动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团日活动的现实意义是团结支部成员,并扩大团支部影响力,加强团支部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团员学生的整体素质。好的团日活动可以让团员学生体验乐趣的同时,收获一定人格认可,创造一定的价值效应。开展团日活动的过程,也是团支部组织优化的过程。
(二)碎片化团日活动
2011年11月24日,团中央陆昊书记在全国中学共青团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碎片化团日活动”。在会上陆书记提出要尊重青年团员学生特性,了解他们思想的独立、多变、差异,根据当代青团员学生新特点新变化,从青年团员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征出发,运用一些青年人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善用青年人喜欢的语言风格和逻辑与青年交流。陆书记还指出了“反对动不动就大规模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不能过多的占据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尤其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提倡短时间、人数少的活动”,明确提出了“碎片化团日活动”。碎片化团日活动,即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可利用课间十分钟、班会、综合实践活动、假期等时间开展的适合青年团员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小型化活动。
三、碎片化团日活动的开展
碎片化团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新的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中的进步。在学校里我利用一个班级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试验,利用碎片化进行团日活动,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确立活动载体,明确了碎片活动的项目,并将有效的时间合理分散。
(一)碎片化团日活动开展的原则
1.在试验班级中,首先建立健全团支部,选拔有能力担当的团组织干部,每周进行一次团体活动。
2.团日活动的策划由学生自行选择,设定时间在课件、班会、实践课等段时间,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3.团日活动的方式以碎片化为基础,选择易行、可测量的小型活动。
4.团日活动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减少一些娱乐性活动,将活动赋予一定的目的和意义。
5.学生全权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并在每次活动后召开活动总结会议,找出问题,商讨解决方案。
6.定期召开团支部会议,听取学生的意见,改善团日活动的质量。
(二)团日活动的开展
1.突出活动目的:每一个团日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活动意义和目的,要与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相呼应,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活动目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设定,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从活动中取得进步,获得成长。
2.选择活动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要,以此确定活动的基本内容。在试验中首先将权利赋予学生,达到权责相平衡原则,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目的。
3.进行活动设计:充分利用新课改的要求,将学生的主体发挥出来,将老师解放。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体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献言献策,在学生中征集活动策划。
4.确保活动实施: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法。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在活动中得到思想上的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提高共同参与的意识。
四、总结
通过一学年的碎片化团体活动策划,有效的提升了碎片化团日活动的执行有效度,减少团支部的无效活动,让每一次的活动都有正面效应;班级团支部队伍中团干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具体执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了他们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增加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增强团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