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行“走动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吴春喜摘要:“走动式管理”是企业界、服务行业普遍推行的一种优秀管理方式。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阐述了“走动式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五大优势和意义,总结了校长在“走动式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学校;走动式管理;优势和意义;步骤和方法;思考和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41-001
“走动式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学大师帕斯卡尔提出的,其本质是讲求一种和谐的非正式的沟通氛围,通过加强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三方沟通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在生源、师资等核心竞争力方面不占任何优势。2012年以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在校内全面推行“走动式管理”,管理人员到一线,与老师接触,与学生接触,关爱师生工作生活,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减少管理级差,提升管理效能,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走动式管理”的特性和优势
校长“走动式管理”的形式是“走动”,主旨在“管理”。其主要的特性和优势有以下几点:
1.信息真实。校饫乎时听到的下属的汇报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全面反映。校长深入一线,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师生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学校决策,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凝聚人心。校长要做老师的知心朋友,就必须经常出现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包括听课、评课,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与师生见面交谈,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传导给教师,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的文化氛围。
3.提高效率。通过走动式管理,校长与师生员工的近距离交流,有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消除误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4.积极预防。“走动式管理”的特点是管理靠前,主动管理,实质是一种积极管理。校长经常性地巡查教师工作,不但可以了解工作进度,还可以发现问题点,更重要的是防范问题的发生。
5.贴近群众。 “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走动。 “走动式管理”就是要让校长行动起来,不仅要有理念,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到实际工作中去传播理念,和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走动式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走动式管理”可以在边走动、边管理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具体的实施过程,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思想到位,制度跟上。对“走动式管理”的项目、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并印制巡视记录本.落实好操作规程。二是奏好“看、访、查、追”四步曲。“看”,就是校园各处看一看,有没有空堂、乱堂,有没有卫生问题、安全隐患等,对于出现的问题、发现的闪光点,做到及时记录,心中有数; “访”,就是和老师或学生随意聊聊、问问,并适时渗透办学理念的引领,工作方法的指导;“查”,抽查教师的出勤情况、作业的批改情况、工作的进展程度等;“追”,发现不到位、不规范的,要及时和有关老师反馈交流,及时沟通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确保改进落实。三是结果的记录和处理工作。巡视情况每天记录后,电子表格发校长室存档汇总,根据情况,适时通过校务办公会、行政会等形式研究管理对策,完善管理办法,改进工作成效。
“走动式管理”要防止“走过场”,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法:
一要细看。作为校长,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细节中看到本质、发现问题。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人”,以人为本,目中有人,要看人的精神面貌,满面春风的要鼓励,心事重重的要开导,马马虎虎的要提醒。二看“物”,看是否“物尽其用”,有没有浪费、安全隐患等;三看“事”,看老师们的备课、上课情况,学生的听课情况,了解教情和学情。二要倾听。“走动式管埋”在走与看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少讲多听,既要听建议,也要听牢骚。在听的过程中,捕捉优点,发现问题,指导方法。
三要多问。在听与看的基础上,还要多提问题,并善于提问题。最好事先要有所准备,有所指向,看到问题、听到疑点也要问清楚、问明白。
四要勤想。想就是思考、分析、判断。在走动管理中, “想”既是走、看、问的起点,也是上述动作的归结点。事前没有周密的思考,就会胡走、乱看、瞎问; “走动式管理”就会流于形式,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分析判断也会导致错误决策。
五要会说。校长要以听为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校长要以现场解答和阐述的方式,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等传递给师生,使他们逐渐认同和接受学校的共同愿景。
六要能做。一要做榜样。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的,校长先要做到。二要做示范。老师遇到问题,校长要和他们进行交流,并给予指导,比如备课研究、学生教育等业务方面,适当参与,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当然,业务指导方面,校长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越俎代庖,以探讨、交流为主。
三、 “走动式管理”的思考和延伸
“走动式管理”被企业管理界奉为“圣经中的圣经”,一定有他神奇的道理。
本文探讨的“走动式管理”是只局限于校长层面,局限在校园之内,只是校长走向了师生员工。事实上,要真正做好学校管理,校长的走动范围还要延伸到更加多样的空间。
1.走向家长。要放弃“我是校长,不用巴结你”的陈旧理念,主动和家长建立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用好家长资源,打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
2.走向主管部门。主动走向当地政府、教育局等等职能部门,搞好关系,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3.走向兄弟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周边学校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双赢,是学校发展的更高境界。
4.走向宣传媒体。酒好也怕巷子深,媒体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著。用好媒体,取得1+1>2的效果;得罪媒体,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化解的危机。
学校实施“走动式管理”,其核心在于“倾听、指导和协助”,基本原则是标准规范要统一,指导督促相结合,老师学生均满意。当然, “走动式管理”也不是“万能钥匙”,它只是众多管理方法中的一种,要真正管好学校,还要依靠多种管理方法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