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美术活动的几点启示

作者: 赵娅萍

摘要: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动;要“解放小孩子的嘴”,使他们能问能说;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中开阔眼界,自由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作画的素材;要“解放小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随意涂鸦,尽情作画,创造出他们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3315(2015)10-102-001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教育虽然不能创造什么,但却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何谓“解放”?我认为这和当时旧社会的社会形态有关,儿童本身就具备创造力,但却被我们的社会、成人束缚着,所以要“解放”。想想当今的社会,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的孩子不是同样被这些东西束缚着吗?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的朋友,从孩子的角度想孩子所想,“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

幼儿的美术教育,就需要孩子们运用他们的创造力,结合丰富的想象,自由创作出他们眼中的这个世界。本文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得到启发,希望推动幼儿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起好奇,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好奇心是幼儿兴趣的前提,是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幼儿天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造。在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中,他们没有我们成人作画时对色彩配置的考究,也不会强调画作形象是否逼真,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形象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孩子们这样的作品在我们看来也没有那么的格格不入,我想,这就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我觉得首先要解放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头脑,要先改变他们的儿童观、教育观,把我们孩子的头脑从那些曲解、错误中解放出来,为孩子还原一个真实的头脑。我们要鼓励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让他们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从而激发他们想用画笔去描绘这个世界的欲望。

二、丰富经验,挖掘幼儿创造的潜能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模仿的首要前提就是观察,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的素材。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也就是挖掘幼儿创造的潜能。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是主体,他们的嘴巴应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在不破坏活动纪律的基础上,让他们能问能说,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在问的过程中,幼儿跟着老师的言语引导发挥想象,丰富感性经验;在说的过程中,幼儿积极的开动脑子,让思绪在大脑中飞舞,这些都为绘画活动增添了创作想象的认识基础。

有些家长看了孩子的画后埋怨“孩子怎么什么都画不出来”,我觉得其实这不能怪孩子。很多家长将孩子固定在幼儿园、家和培训班之间,孩子接触的空间太小,他们的眼中、脑子里都没有他们要画的东西的素材。所以,家长和老师都要改变以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不要一味地把孩子关在狭小的房间里让他们埋头学这学那的,要先拓展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开阔了眼界,“解放了小孩子的空间”,孩子的创造力才有可能被挖掘,他们的画作才有可能丰富多彩、充满想象。

当然,我们也要“解放小孩子的时间”,不要让孩子把自己的童年都花在学舞蹈、学钢琴上,要给他们玩的时间。蒙台梭利说过,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玩就是学。陶行知也认为,孩子的时间不应该排满,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三、动手动脑,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手脑并用。当幼儿产生了创造意识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想要将自己的想象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出来。在描绘的过程中,他们会一次次地改进自己原有的思路,通过再思考再动手,最终达到完美的结果。如你要让孩子们画开心的表情时,你可以让他们先自己尝试,然后再观察自己开心时的表情,对自己的画进行修改,这样,让孩子们在对自己的画作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掌握人物开心时的表情特征。在不断尝试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坚持创作,也能帮助幼儿记忆开心的表情特征。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就是要让孩子们动起来。很多教育专家也都认为,我们成人应该学会放手: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四、保护个性,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我认为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要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有的张扬,有的内敛,他们的独特个性都能够在他们的画作中体现。只有在保护孩子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再去挖掘其内在的创造潜能,才能培养出能画出富有自己个人特色画作的孩子。

幼儿正处在创造和发展的初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幼儿的美术教育中,不要求对色彩配置的考究,强调的是心灵之窗毫无顾忌地敞开;不需要求构图形式的变化,强调的是随心所欲大胆的挥笔;不需害羞表现方法的稚拙,强调的是全心投入乐在其中的玩耍。解放孩子,让孩子想象飞起来,身体动起来,大胆说出来,在充足的空间时间里驰骋,让孩子们任意涂鸦,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