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初一英语阅读课中的读前活动设计初探

作者: 吕伊璐

摘要:本文从笔者任教的农村学校的课堂出发,分析了初一阶段英语阅读课程中读前活动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笔者的一节较成功的阅读公开课,探讨了读前活动设计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一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14-002

2012年出版的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实施至今已有三年。新版教材的很大一个特点是对于语篇阅读的重视。它对于初一学生的阅读篇幅和阅读技能的要求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高。阅读课教学已成为初中英语课教学的核心。而在阅读课中,读前活动是课程开展的第一步。读前活动(pre-reading),又称阅读课的导入阶段。它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王愿菲,2009:90-90)读前活动主要包括清除障碍,以旧引新,了解背景知识和预测情节这几方面。(齐戈,魏春梅,杨永艳,2014:135-136)有效而精彩的读前活动是开启英语阅读课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目前的实际课堂中,教师们却往往没有有效开展读前活动。因此,笔者认为读前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值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深思的课题,并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探和思考。

一、农村学校初一阅读课中读前活动开展常见的问题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课已成为了初中英语课教学的核心。和以往相比,在英语课程中,新教材要求初一的学生有更大的阅读量和更丰富的阅读技巧。而这些对于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却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究其原因,大部分来源于教学中教师对于读前活动的不够重视或者开展不当。在平时自己上课和听课观课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和现状。

1.只象征性的通过询问几个课本中设计的读前问题,对任务开展草草了事。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授课者缺乏对标题,插图,文本的深入思考和挖掘,没有很好的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反思其原因,很多老师包括笔者自己有时也认为,现在的阅读课堂容量大,对于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农村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就薄弱,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开展各项读前活动,还要完成语法点和不少内容的讲解,又要传授扫读,略读等各种阅读技巧,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权衡一下,觉得就应试而言,后两者更重要。就只能忽略前者。看着有那么一点“不得已而为之”的辛酸。

2.读前活动开展时间过长,形式单一,开展不当。虽然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了读前活动,但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来他们将活动内容仅仅局限在了预先清除障碍这一环节上。在读前过于强调语篇中新词汇的输入。用了过多的时间解决新词,而且形式过于单调,基本都是向学生展示一些和文本主题稍有关系但却没有内在关联性的零散图片,比较生硬牵强地向学生灌输几乎所有语篇中的生词。这样缺乏互动的一味输入,势必就导致学生在接受上感到疲劳乏味,缺乏主动阅读的兴趣。究其原因,原来是大家纷纷感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初一阶段的词汇量相当少,而要在较少的课时内理解一篇出现不少生词的语篇,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事先词汇的输入和准备,难度是相当大的。

二、初一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设计改进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于农村学校初一阅读课中读前活动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在日常的课堂中进行了初步实践,现结合自己的一节较成功的区域公开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社《英语》(新目标)7年级下册第十单元Section B阅读部分Birthday FoodAround the World)探讨一些初一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设计的改进方法。

(一)从阅读语篇的整体性出发,将读前活动和读中活动,读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展各项阅读活动时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只单纯地教授某个或某些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对所教授语篇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和深入挖掘。现以笔者所教授的这节课为例,谈谈如何从语篇的整体人手进行读前活动设计。首先,在备课时,先明确整个语篇主要谈论的内容:不同的几个国家在生日这天不同饮食习惯和风俗。而这一中心恰恰直接体现在了文章的标题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之中。笔者认为从这个标题出发,首先能够开展由文章标题预测情节的读前活动。而深入挖掘标题,并结合文章整体,笔者又发现,在标题之中birthday food这个词在全文中反复出现多次,具有高度概括性,是阅读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的一类“关键词”。而阅读文章标题寻找关键词的方法也恰恰是一种需要在开展读中活动时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于是笔者将读前和读中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1.让学生看文章标题并且大声朗读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已经会有意识地将某几个单词重读。于是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下问题:Whatwords doyouthink areimportantinthistide?

此时的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表看法。从大部分答案来看,学生已经把目光聚焦到了birthday food这个词上。这也刚好达到了笔者的预期目标。于是马上跟进下一个读前环节。

2.笔者介绍“阅读文章标题寻找关键词”这一阅读技巧:“Thewords“birthday food'’can help us tn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passagevery quickly.We callthem“keywords'’.When you read an article,firstyou can read the title and find the key words.It is an i‘mportant readingskill.

以上读前活动采用了根据标题预测问题这一形式,在任务的难度设置上相对比较低,适用于初一的农村学生。学生反映良好,就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控制读前活动的开展时间,对于同一个读前任务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以教师们感到最困难的生词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初一学生而言,在一篇阅读文章中所涉及的新词是没有必要在读前活动中就全部解决掉的。新课标对于五级词汇的要求之一就是: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王蔷等,2013:126)这就意味着有很多生词要放到具体的语篇中,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的,而不是在读前活动中,就将它们和语篇孤立开来全都教授掉。而在读前活动的设计中也可设计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现同样以笔者所教授的这节课为例,谈谈如何就处理生词这一读前任务进行多种活动设计。

1.在以旧引新的热身环节中,笔者首先在幻灯片中展示了一段自己女儿的生日视频和一组生日拍摄的家庭照片,然后让学生猜测:“Who are thepeople in this video?What aye they doing?”

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材料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且也让他们有话可说。学生们对视频中的人物,发生的事件都充满了兴趣,纷纷对笔者的问题进行了猜测。这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笔者在对答案核对,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就适时地引入了第一组生词:birthday person,age,candle,blow out等。并进行了领读和教学。在此过程中笔者观察到不少同学还对视频中出现的蛋糕很感兴趣,就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下一个活动。

2.笔者接着提问:“Look,onmy daughter’s birthday,whatbirthday food did she have?'’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了“birthday cake'’,此时笔者又对学生进行了提问:“What other bithdayfood d0 youknow?Whv do you eat them?'’学生根据家里不同的风俗给出了不同答案。笔者将这些进行分类和补充,又在幻灯中利用动画加入了学生很感兴趣的看图猜词游戏,很自然地引入了第二组生词和短语:birthday cake with candles,long noodles,a symbol of long life等。

以上读前活动在课堂一开始就结合多种形式开展了清除障碍,以旧引新,了解背景知识等环节,师生互动紧密自然,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建立起了阅读信心,为之后各项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读前活动设计的优点和效果

从上述分析及课堂实例可知,进行精心的读前活动设计,开展有效的读前活动环节,能为阅读的展开做好准备。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初一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重要性体现在:

1.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简要地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教师也能适时地引出阅读话题。

2.能够激活和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也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

3.教师在引入话题的同时,还能提前解决一些影响阅读的语言障碍,使学生之后的阅读环节更为流畅。

4.从篇章的整体l生出发,在读前活动中通过热身的预测等技能的训练,能够将读前,读中,读后各环节有机结合,将整个篇章的阅读融为一体。

四、结束语

读前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充分而精彩的读前活动有利于阅读的顺利展开。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初一学生而言,教师可采用多样而有效的读前活动,为之后的阅读环节做好铺垫,比如清除障碍,以旧引新,了解背景知识和预测情节等,并在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初一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