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有效组织
作者: 周琴凤摘要:谈话,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谈话活动重在一个“谈”字,谈什么是一个值得教师深究的问题,
即怎样选择谈话中心话题。教师在选择谈话的中心话题时应该考虑三个因素:熟悉、新鲜、共同关注。教师要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
提高幼儿参与谈话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向幼儿提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机会,调动幼儿个人对有关谈话中心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
的谈话经验交流个人见解。
关键词:幼儿园;谈话活动;有效组织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111-001
谈话,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
的活动。在各种类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谈话因拥有宽松自
由的交谈气氛,允许幼儿根据个人感受,针对谈论主题说自己想说
的话,说自己独特的经验。故交谈时语言信息量较大,思路相对开阔,
想象力丰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性语言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
程中受主题的局限和教师原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加之幼儿缺乏感性
经验,谈论片刻便无话可谈,教师又不知如何深入指导,致使师生
觉得谈话活动枯燥乏味,教师不敢组织谈话活动,幼儿不想参与谈
话活动,以致造成无人能充分领略谈话活动无穷魅力的现状。那么,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的语言谈话活动呢?这里以中班谈话活动《我
的好朋友》为例,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选择感兴趣的谈话话题
谈话活动重在一个“谈”字,谈什么是一个值得教师深究的问题,
即怎样选择谈话中心话题。选择谈话话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在选择谈话的中心话题时应该考虑三个因素:熟悉、新鲜、共
同关注。所谓“熟悉”就是说选择的话题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比
较常见的内容;而“新鲜”是指内容对幼儿要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
激性,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参与谈话的积极性; “共同关注”指的是
选择的话题应该是幼儿生活中共同关心的内容,这样的话题才可能
引起幼儿的注意,让谈话在幼儿之间有效地进行下去。《我的好朋友》
这一谈话话题正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所以很
能激发幼儿参与谈话的积极性,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谈话的主题
上。
二、创设良好的谈话情境
选定了一个合适的中心话题后,怎样向幼儿呈现谈话话题,也
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谈话情境,其主要
作用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启发幼儿对与话题有
关经验产生联想,打开言语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教
师在引入谈话话题时,可以根据话题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
借助一些跟话题有关的图片和实物等教具、语言游戏或表演等来激
发幼儿对话题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谈话活动的积极性。案例《我
的好朋友》活动中,活动一开始我以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的记忆,
调动幼儿的经验: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
好朋友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请小朋友说给别人听
听。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围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交流。
三、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在幼儿就谈话话题开始谈话之后,教师接下来要向幼儿提供围
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机会。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调动幼儿个人对有关
谈话中心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交流个人见解。设
计和组织这一环节时应做到:不做示范,不给幼儿提示,放手让幼
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以三三两两自由结合的小组或一对一的小组
形式,让每个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在
自由交流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以调动幼儿的
兴趣,增进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在这个活动阶段,教师的职责和任
务主要是观察了解幼儿的谈话情况并视情况参与谈话。
案例《我的好朋友》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
由交谈。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清楚的表达好朋
友的模样和穿着。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谈。活动中,我巡回参与幼
儿的谈话,有兴趣的倾听、了解幼儿说话的内容。对个别不知如何
谈论好朋友模样的幼儿,我提些小问题加以引导。如:你的好朋友
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长的胖还是瘦?等等。帮助幼儿打开思路,
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人的模样。幼儿交谈时,当发现偏离了
谈话主题,我就用插话的方式,将谈话内容紧紧围绕在“好朋友”
上。对个别会抢着讲话的幼儿则提出要求,让幼儿先耐心听别人说
话,等别人说完自己再说。要求幼儿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清楚的表达好朋友的模样和穿着。
四、围绕话题深入交谈
经过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活动阶段之后,教师要集中引
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在此阶段教师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向
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谈话水平进一
步提高。
《我的好朋友》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谈“好朋友”。先
是请几名在自由交谈中能大方的谈论“好朋友”的幼儿向全班作介绍。
要求幼儿清楚的说出好朋友的特点。对个别说不清楚的幼儿,教师
给予提示、补充,再让其重复说一遍,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如: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
点?你为什么要找他做好朋友?此时教师用自己的谈话引导幼儿的
思路。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谈话经验,围绕话题谈论,说出自己好
朋友的优点。在此环节的过程中,我们应时时关注幼儿的活动,发
现孩子在交谈中的闪光点,耐心倾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不要求幼
儿的统一认识,让幼儿自由发挥,积极说话,教师要不断给予表扬
和鼓励,并适时地给予评价,让幼儿有话可说,在与幼儿交流中出
现的错误,耐心地倾听幼儿说完,再进行指导,这样就不会挫伤幼
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表达能力差的,给予积
极肯定或者暗示,适时进行指导,在语言上老师要规范,感染幼儿,
帮助他们掌握表达的技巧,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迁移谈话的经验
这一步骤一般渗透到日常生活幼儿与人交往的情境中,教师应
使幼儿在谈话活动中学到的新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和实
践。因此,在谈话活动结束前,教师要向幼儿提出这样的任务和要求:
将学到的新经验运用到与同伴、与父母的交往中。此外教师要注意
观察幼儿在日常的交往中,是否主动运用新经验,并进行及时的评
议,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对做得不好的幼儿要给予提醒、
帮助,使幼儿能真正地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促进
幼儿创造性语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