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问题变式的“度”
作者: 马昌林摘 要:问题变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有些教师对问题变式的“度”把握不准确,不能因材施教,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事倍而功半。因此,数学变式设计要有“度”。
关键词:问题; 变式; 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05-001
问题变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利用“变式”将知识由“旧”到“新”,层层递进,学生可多层次、全方位地认识数学问题。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又能使学生掌握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利用有限的课堂,创造更高的效益。
问题变式是根据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数学变式。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对问题变式的“度”把握不准确,不能因材施教,给学生造成了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事倍而功半。因此,数学变式设计要有“度”。一般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变式问题,应注意对问题变式“度”的把握:
一、问题变式数量要“适度”
题目变式的数量要有“度”,变式过多,不但会造成题海,会增加无效劳动和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只有把握变式数量的“度”,才能使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问题变式要有“梯度”
问题变式难度要有“梯度”,循序渐进,切不可搞“一步到位”,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的解决,降低学习的效率。
如在讲苏科版九年级上1.5三角形的中位线(2)这节内容时给出下面的例题: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证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解决问题。然后给出:
变式1求证: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2求证: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式3求证: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三个变式自然恰当,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学生很快得到答案,而且巩固加深了对用中位线证明相关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理解。
通过这样一系列有“梯度”的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了四边形这一章节所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沟通了常见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的联系,极大拓展了学生解题思路,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问题变式要有学生的“参与度”
在变式教学中,问题变式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变式,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既发挥了教材的扩张效应,又能提高学生问题变式的能力。如有这样一道题:A、B两地相距60km,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去B地,每小时走15km,乙骑车从B地出发去A地,每小时走30km,相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由于两车行走情形有同时出发和不同时出发,有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和同向而行,行程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形,当两车的速度和A、B两地的距离不变时,通过师生互动变换出如下各题:
变式1甲先骑车20分钟,相向而行,乙骑出几小时两车相遇?
变式2甲、乙同时出发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20km。
变式3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两人相距25km。
……
这样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形式多变的问题情景中,积极参与问题的变式和探索、发现、求解过程,使其在教学中保持较高的热情,同时又有广泛的“参与度”。
四、问题变式设计要有“效度”
问题变式不是为了“变式”而变式,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数学变式要有“效度”。一般地,问题变式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差异性
设计数学问题变式,要强调一个“变”字,避免简单的重复。设计数学变式,要努力做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异”,变中求“广”。
2.层次性
所谓的问题变式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3.开阔性
一幅好画,境界开阔,就会令人回味无穷。同样,设计数学问题变式,一定要内涵丰富,境界开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到内容充实。
4.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问题变式训练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力求使学生独立练习和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半独立练习相结合。
准确把握问题变式的“度”,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解决变式问题的能力和问题变式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