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的思考

作者: 姚晓燕

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比重很大。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练习课; 温故而知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81-001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就概念而言,所谓练习,字典上理解就是“反复学习,以求熟练”。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

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下面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温故而知“根”

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练习中巩固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是练习课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练习中要把练习的意图集中地体现出来,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旨鲜明。要突出本节练习课的“根”。

练习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不在一个平面上盘旋。有层次才能有合理的梯度,才能使学生产生循阶而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也才能促进他们兴致盎然地深入学习知识,让知识向技能、智能转化。

⒈激活起知识

激活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突出知识中的重要因素,二是强化知识中的基本要素。练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就是知识中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分析。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确定练习目标,并对练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其次要全面分析学情,学生在本章节知识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哪些内容是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还没有突破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范例的选择要典型、新颖、有代表性。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一石数鸟。

⒉设计好练习

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如何设计好练习是一门很费思索的学问,我们觉得要注意:①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②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③形式灵活,题型多变。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确保12分内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采用题组练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教师评讲,同时可以解决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温故而知“网”

所谓“网”,就是指“整理”新旧知识、沟通新旧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往的练习课大部分老师就是简单的练习,然后针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少了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做纵向、横向的系统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有系统的。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穿成串、捋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

三、温故而知“新”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数学上,合理科学地组织练习,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但是大部分老师组织的练习效果不够明显,其原因是练习的方式和方法都太过急功近利,甚至还有人保持着应试教育的“题海战役”。事实证明,用迁移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新授课、练习课以及复习课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所谓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数学知识的迁移总是发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对旧的知识掌握得越扎实,理解得越深入,正迁移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负迁移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少,如果对旧的知识的理解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可能发生的。

1.潜移默化,不可生搬硬套

由于数学思想无处不在,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润物无声,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自然而然的使他们产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千万不能牵强附会,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层次。不能随意提高教学层次,更不能拨苗助长,否则的话,学生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适得其反。

2.有全局、整体观念

数学思想是分布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有整体认识,在教学中要考虑数学的整体性。

新旧知识综合练习课:新旧知识综合练习课是为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弄清知识之间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组织的练习课。新旧知识除了应有巩固新知识的基本练习外,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练习和综合练习。

3.及时应用

数学思想必须在应用中才能产生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在数学思想的教学中,必须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强化训练。只有将新的数学思想应用到当前所学的知识中去,学生的认识结构才会产生有机的建构,也只有在这种有机的建构过程中,才能产生知识的正迁移。训练的习题必须是精心设计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了知识迁移的能力。

练习课不是“炒冷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练习设计,从基本理论和课标理念出发精心设计,在练习中了解学生,并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