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也要有策略
作者: 王洁琦摘 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老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也要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批评指正,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学生成长; 批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99-001
小学生的特点是认知水平低,可塑性大,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老师的引导、及时表扬和批评是同等重要的。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说,批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挫折教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的宗旨都是为了教育好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人人都爱听表扬的话,不愿受到批评,忠言逆耳,这是人的共性,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如何使学生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并且知错就改,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相处中用心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
我们班有位学生小辉,平时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开小差,听讲习惯很差,课堂效率低下,导致他的作业效率也很低。这样别的同学完成了作业在开心的玩耍,而小辉总是把自己埋在作业堆里。他自控能力又差,看到别的同学玩耍,就趁老师不注意和同学尽情玩耍,等到老师发现才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课桌前极不情愿的做作业。和往常一样,一天我讲解完语文练习卷后要求学生订正完练习卷才能回家。“今日事今日毕。”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形成的学习习惯。正好当天数学老师也要求学生把数学作业订正完才能回家。小辉和几个学生一样既要订正语文,又要订正数学。不同的是其他学生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两项作业才回家的,唯独小辉订正完数学就自说自话回家了。也许他看到别的同学都走了,自己再也静不下心来订正语文,于是就擅自回家了。而此时不知情的我还在办公室等他的作业,我等来等去等不来,便去教室查看一下。出现在我眼前的是:整个教室空无一人,门、窗、灯都开着。我当时就十分生气,恨不得马上拉小辉过来狠狠地教训他一通。第二天当我到办公室时发现小辉已经把语文作业放在我办公桌上了。看到他一大早就交来的作业,我为他感到欣慰。我很想表扬他这么一大早就把作业交来了,我想他这么做也是希望我表扬他的。不过我又觉得这个作业如果昨天傍晚交来就更好了,因为其他同学都是完成才走的。想到昨天的事,我觉得小辉还是要为自己昨天的行为负起责任来。于是我到教室把小辉找来了解情况,隔了一晚上,此时我已经不再像昨天那样生气,我耐着性子问他为什么昨天作业没有交就走了;为什么不和别的同学一样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再走;为什么走前不和在办公室等他的老师打招呼;为什么最后一个走不把教师门窗关好。可是不管我怎么问小辉都是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打死我也不说。”而且他的表情告诉我他不想解释什么。虽说小辉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平时也算听话,今天对我的态度如此抵触还是头一次。他那样子做叫我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决定带小辉到班级让同学一起评评理。结果他是铁了心,怎么也不认为自己有错。他固执地觉得自己大清早把作业交来已是表现很好了,那么我是否应该按照他的想法,破例表扬他大清早就把昨天应该交而没有交的作业交来呢?答案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别的同学都会照做,而且会有五花八门的理由。本着教育他做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生,我再把他叫到教室外谈心。我认为这次我不说服小辉,让他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训,以后我很难再教育他了。我和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别人可以做到,他也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否则老师就无法教育别的同学,别的同学是会有想法的。我耐心的猜测他自行回家的原因,是因为别的同学都回家了,还是因为怕父母责备,这时我发现小辉的态度有所转变。于是我趁机开导他说:“是啊,你放学后还没有回家,父母是要担心的。而且父母知道你又因为上课不认真做作业拖拉一定会很生气的。不过怕父母责怪,你走时也应该和老师讲明原因啊,老师可以和父母沟通,老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理由正当也会让你回家的。你一声不响的走了,老师也要担心你的。”这时我发现小辉带有不屑的眼睛开始在发光,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何况昨天本来就蛮晚了,我本来也准备让你先回家完成订正今天再交来的。老师这么晚也得回去了,老师的爸爸妈妈还等着我吃晚饭呢。结果我在办公室等了你很久都不见你把作业交来,老师很担心你就去教室看了一下,才发现你自己先走了。”讲到这里,我发现小辉脸上表现出来了一丝愧意。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行,我心中暗喜,我想我找到了教育他的突破口了,我找到说服他的办法了。这个小孩还是懂事的、可教育的,否则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对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而感到惭愧。孩子毕竟是天真而善良的啊!此时我和他的态度都放松下来了。我像一位慈母一样继续对他说:“你以后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作业做起来既正确又快,如果碰到不会的题目,实在动不出脑筋,可以来问老师,千万不能对学习中不会的知识置之不理,把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轻松地玩耍了,放学就不用留下。如果以后有类似昨天的情况,你也一定要记住,不能逃避,不能走人。老师可一直关注着你啊!”他满怀善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而且眼里充满了天真、温和的笑意和感激。然后我和小辉都轻松地开始各自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此刻小辉一定感觉到我和蔼可亲的一面。我也可以断定,这件事是小辉学生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自从那件事以后,小辉学习中一直保持着一股劲头,上课认真听讲,还自信地加入积极发言的队伍了。期末阶段他的语文默写正确率提高了,不再重默了,甚至有两次默写二十几个词语,他只错了四、五个,因此还拿到了表扬性的红苹果。真是很不简单,默写可一直是他最头痛的事啊!期末在参评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的时候,我看到小辉很自信地在申请表上写到:“我比之前有进步!”他参评的是“雏鹰之星”。同样是批评,我们在注意批评的用语时也要关注批评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批评的切入点不同和立足点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的。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老师、家长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们着想,同样我们也应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也为老师、家长着想。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懂事,促进他们更健康成长。我们说懂事的学生他善于为父母、老师和同学着想,他不自私。那么师生之间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教育就变得轻松、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