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户外活动中民间游戏的渗透
作者: 沈红娟摘 要: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班尝试将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有机地渗透到户外活动中。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趣味性成为户外游戏的灵魂,提高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发展机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关键词:玩中学; 户外活动; 民间游戏; 有机地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12-001
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何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呢,我选择了以幼儿户外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了解现状我们发现,现有户外活动如体育游戏、幼儿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形式在内容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上,的确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幼儿主体性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不足。其主要的问题是:活动形式上——集体活动多,个体、小组活动少;活动内容上——强调了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幼儿玩的天性和兴趣的激发。
《纲要》中把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当作了幼儿园的重要目标,但我们依旧难以跳出动作目标的误区,形成了兴趣培养紧紧围绕动作练习来进行的习惯思路。每一个户外活动,我们总是力求在保证某一动作练习的基础上来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游戏“小猫钓鱼”中,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教师围绕这一目标,根据动作由易到难的程序设计了“小猫学走路”,“小猫走小路”,“小猫钓鱼”等几个环节。虽然是孩子们百闻乐见的角色与故事情节,但各环节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孩子们完全是按教师的要求在行进,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是教师生硬地把孩子拉扯过来的,孩子没有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更没有达到投入。
为此我班尝试将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有机地渗透到户外活动中。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游戏家长是关键。首先我们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进行了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理论学习,明白什么是民间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踢房子》《丢手绢》《指星星》《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又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座谈会开的非常成功,大家并一致赞成让民间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我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如在“投掷区”为孩子们投放了飞镖、降落伞、沙包、保龄球、纸团、套圈、木块等器械,在跳跃区为孩子投放了皮筋、跳绳、毽子、触摸物等,在其他区域投放了轮胎、铁环、陀螺等,幼儿取放方便,供随时练习使用。我们还充分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器械,用小饮料瓶制作拉力器,可玩《扯大锯、拉大锯》的游戏,用可乐瓶制作“大鱼”,玩《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用八宝粥瓶子做成“竹筒”,玩《踩竹筒》的游戏等,孩子们每天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玩耍。此外,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孩子们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猫抓老鼠》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发现,像“老鹰捉小鸡”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玩,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注入新的活力,需要增添新的游戏情节,如开始时老鹰装着“卖米人”,一边模仿敲东西,一边不停地喊,当鸡妈妈和小鸡看见大老鹰扑来时,又惊又喜,边跑边叫,使孩子们玩的越加开心了。玩一段时间后,排头与排尾幼儿的活动量相差较大,在下次游戏时老师注意及时调换位置,让幼儿的活动量及时得到调整。在玩“老狼老狼几点啦”的游戏时,给扮演“狼”角色的孩子戴上头饰后,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兴趣更浓。
为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过程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一物多玩的活动,让幼儿充分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如玩“石子”可以抓石子、踢石子、当棋子等等,玩绳,绳子除有多种跳法以外,还可以用绳子当小河,玩《过河》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的结果,是幼儿自身经验的获得和总结,增强了游戏的兴趣。
原来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看电视、练琴就是画画、搭积木,很少进行体能锻炼,自从我们开展民间游戏以来,有的孩子还把我们的民间游戏带回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玩,有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充分发挥了民间游戏的作用。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幼儿的身体发展教育是幼儿期教育之根。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我们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趣味性成为户外游戏的灵魂,提高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发展机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