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教学中的“四结合”
作者: 王建乐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要遵循和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应做到四个结合,即导学结合、点面结合、新旧知识结合和教管结合。
关键词:化学教学; 学生; 认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5-001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得到预期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贪多求快,结果适得其反,学生会而不化,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仅就我们按照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四个相结合”于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做个介绍。
一、有导有学,有讲有练,相互结合
课堂上有导有学,有讲有练,师生共同活动,这是按照学生认识规律教学的关键,“讲和导”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练”和“学”是学生运动的独立工作,讲和导是先导,学和练是继续,课堂上有导有学,有讲有练,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根据教材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启发方法,有时从实验开始,有时从讨论或练习开始,从而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方式:
第一种:从实验开始,采用“实验——阅读(自学)——练习——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引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接着安排学生做巩固知识的练习,最后综合总结。
第二种,由读书开始,采用“读书(自学)——提问——议论——总结”的教学方法,对估计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材,我们指导学生读书(自学),要求划出重点,写出旁注或摘出笔记,提出问题。有时是先让学生做简单练习,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有时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议论,从而引导他们读书分析议论总结,有时照课文关键内容编写若干填空题,供学生读书后填写,然后总结,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精炼知识,化繁为简的良好学习方法。
课堂上有导有学,有讲有练,讲、导、学、练、评相结合,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动得多了。学生多读、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分析,这样就学得主动,教师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由于读书、实验、作业练习,大部分都是课内完成,学生课外负担减轻了,有了自由时间,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思维,学习更加主动。
二、由点到面,点面相互结合
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运动的认识规律,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来讲,必须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从点到面,步步深入,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教师讲多了,必然要限制或剥夺学生的认识规律。事实证明,不经过学生思考理解消化的知识,绝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点面结合,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把课本知识变成学生知识,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去领会其他问题,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以旧引新,新旧相互结合
一个正确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讲授新知识时,必须尽可能联系到旧知识,以唤起学生的联想,促进理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能力。重视怎样从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掌握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提出用旧知识不一定能解决新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由于急待解决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强烈欲望,从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比如在“电离平衡”这节课中,教师从对比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电离情况,要学生预测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接着又引导学生用旧知识“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相比较,大胆预测外界条件影响下,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增大或减小。教师分析,肯定学生引用旧知识可以得到的正确部分,同时也解释不能解决的问题,分析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又如在学完“烃的衍生物”之后,笔者提出学生从未见过的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H3一C—O—CH=CH2,要学生讲出它的属类和主要化学性质。通过对比、启发、思考、从旧引新、从新到旧、多次反复,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也促进对概念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培养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四、教管结合,相互促进
教是教学,管是教学管理,“教管结合”就是指教师不能只抓教学,也要重视教学管理(育人)。因为抓好教学侧重智力因素来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管理(育人)则是以非智力因素方面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学习基础和智力状况,而与他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负担,从这些非智力因素上进行教育和检查,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管结合起来建立教与学的讯音反馈系统,使教师的教学规律适应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发挥教与学两方面最大潜能和效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有的学生基础很好,因有自满情绪,学习疲塌成绩下滑,我就具体问题指明危害,鼓励他们反骄破满、充实基础、发掘潜力,他的学习成绩很快回升。对待差生,我从来不讽刺挖苦,而是满怀热情,了解他们学习的具体难处,及时帮助解决,发掘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和表扬,以我诚心换学生信心。我经常深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情况,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帮助,分类推进,有的指定作业;有的面批面改;有的特约个别辅导;对症下药,补缺补漏。为了有效指导学生,我找了上、中、下程度学生代表叫他们当面阅读、做作业,把他们学习过程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予指导。
总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的科学原则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让学生从封闭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泥坑中解脱出来,改变不适应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符合时代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