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 冯宁

摘 要: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受市场青睐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摸清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改变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47-001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逐渐清晰。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受市场青睐的操作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生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高职生往往学习兴趣不足,不太愿意思考问题,但非常喜欢参加一些活动。

2.不太喜欢也不重视理论知识,喜欢一些所见即所得,马上能出效果的东西。

3.自制能力不强,贪玩,对自身、学校、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与了解。

4.灵活运用的能力略显不足。

了解了高职生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有的放矢,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恰当采用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一、授课的艺术

授课的基础是备课,从教学过程上来讲,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形成实际教学能力的一个必要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看出,要讲好一堂课,绝非易事。因此,我们应吃透教学大纲,思考教学组织过程,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授课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清晰的意思,这样,既有利于节省时间,又能提高上课的效率。同时,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还要语言幽默,重点突出,将知识性、创造性、趣味性融于一体。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计算机类课程,我们应该尽量做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觉得,这个课学好了很有用。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这门课的兴趣。例如像Word、Excel、Photoshop、Flash、3dmax等课程,就很容易做出精美的案例。语言类课程,像C、C++、Java等,难度稍大一点,我们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先讲解最基本的语法,等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开源项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学生中存在的“轻理论”思想,究其原因,学生觉得“理论没有用,枯燥”,要让学生转变这种思想,只跟他们讲“理论很有用”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在实践当中的作用。例如我们在讲数据结构课程,如果按照课本内容,从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由于理论较多,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不爱听。因此,我们应该将这门课程与制作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等小游戏结合起来。而且在商用的项目上,也大量用到了数据结构,我们可以截取这些项目的一、二个用到数据结构的片段,来进行讲解,学生入了门,我们再带着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项目,进行必要的实践。这样,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也有利于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一道美味的佳肴往往需要各种作料,教学也如此。如果我们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死板,教学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交流与互动。例如演示法、发问、项目教学、分组讨论等。我们也应该利用现有的硬件条件,有些课程在机房、实验室上,效果会更好,应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也应足够的丰富,我们可以让多位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老师共同建设一门课的资源,包括课件、教案、练习的素材、优秀的作品、网站等等,都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五、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试想,一位老师在前面讲得慷慨激昂,下面的学生都在玩游戏,看小说,甚至用耳机听音乐,那么,这位老师讲得再好,这堂课也是失败的,因为他的付出不起任何作用,教学也没有任何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课堂管理,如果在机房上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软件,例如极域电子教室,对课堂起到一个监控的作用。课堂上也应时不时下去转一转,看看学生都在干什么,有没有玩游戏,是不是在练习。每隔一段时间,如半个月点名一次。对于上课经常玩游戏,经常不来上课的学生,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例如口头批评,扣平时成绩。如果还不起作用,我们应当与辅导员联系,反映情况。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时候,我们也要加以关注,引起重视,找出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当然,管理既要严格,也要人性化、科学化,对于效果不好的、过时的管理方法,我们应当坚决取消。

总之,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便适应新形势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要求。

参考文献:

[1]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3月

[2]龚丽娟.高职学生问题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3月

[3]赵广建.论课堂授课艺,山西中医,2008年6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