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策略
作者: 邵美花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字词,激发学生课外识字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识字; 提高能力; 正确掌握;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96-001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探索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1.找字族,温故知新。汉字中的许多字都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的。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看到生字,马上就会把生字与熟字进行比较。之后,他们会发现,在基本字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换换就可以记住许多字的字形。因此,在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用他们发现的“加、减、换”的方法,找出同一个基本字而带不同部首的一系列“字族”,进行归类识字。
2.明字理,联想识字。汉字中表意字不少,在了解字义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如教“沙”字时我启发学生这样来记忆:“沙漠里水少。”通过一阶段练习,学生便能举一反三了。如学到“休”字,学生能联想到“人靠在一棵树旁边休息;学到“停”字,能联想到“人来到亭子旁边停了下来”……这种根据汉字特点合理联想的方法,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字义,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同进又增强了记忆力。
3.学造字,提高效率。由于汉字造字有一定规律,学生积累了相当的识字经验后,在老师帮助下,他们完全能根据规律创造性识字。教学中,我常设计出合适的语言环境,启发学生试着运用规律“造”出字来。如教学“跳”字,学生学懂了它的音、形、义后,确定基本字是“兆”。这时我就适时地把“兆”字放进了这样一个识字环境中—— 一只猴子tiào(兆)上树,tiao(兆)了一个大tao(兆)子。让学生扣住这句话的语境,运用造字规律,分别给三个“兆”字加上合适的偏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学得主动,学得富有创造力,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二、辨清字词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如果把它们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教学的材料和载体,不仅能快捷地打开学生识字的心理通道,把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识字时空,增强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打”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拼音读准“打”的字音;接着让学生读读文中有“打”的词句,想想“打”在文中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训练:
1.用“打”说一句话。
2.想一想:下面句子中带框的字能否换成“打”吗?
(1)姐姐学会了敲鼓。(2)妈妈在给我织毛衣。(3)小队长举着小红旗。(4)爸爸到商店买酱油去了。(5)奶奶向我做手势。
3.想想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能否填上“打”。如果可以,填好后读一读句子,说说每句话中“打”的意思是否相同。
(1)小学生不能与坏人( )交道。(2)在餐馆吃饭,吃不完的要( )包带回家。(3)我们要保护环境,千万不能( )鸟。(4)弟弟不小心,把碗( )碎了。(5)老师说写作文先要( )草稿。(6)爸爸很爱他的车,经常给车( )蜡。
不难看出,这里出示的材料,都是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学生见到这些熟识的语言因素,已有的语言积累很快被激活,生字“打”就会立即成为新的知识被接受,并在脑海中迅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既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打”,又真切地体会到了“打”的运用规律。
三、拓宽识字渠道,激发学生课外识字兴趣
一直以来,我们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总是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教材上。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教学生认字的机会和渠道,如果我们能用好这些课堂之外的资源,那我们的识字教学将会有趣许多,也轻松许多。
1.在交往中轻松识字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对身边的小伙伴不熟悉但又很好奇,我就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把他们的名字用规范的汉字打印出来,告诉他们:“这张小纸,就是你们的名片,你可以将你的名片主动地递给别的小朋友看,让别人能尽快地认识你;你也可以主动地去问别人要名片,向别人说明你很想和他交朋友。”在我的鼓励下,好多小朋友不出半个月,就认识了班上所有的小朋友,并且也认识了小朋友的名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名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上面除了自己的名字,还可以加上学校、班级、性别、家庭地址等等,有的同学还写上“我今年8岁了”,“我是属虎的”,旁边还画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有的学生为了说明自己名字的含义,还在上面附上字、画。小朋友们有了漂亮的名片可高兴了,下课时,他们拿着自己的名片互相交流着,在充满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既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又结下了纯真的友谊。
2.在观察中自然识字
学生一进校门,汉字就会以各种鲜活的形式跳跃到他们的面前:校名、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标语、课程表、值日表……刚入学的学生对校园里的这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有趣。开学第一天,我便带着孩子们来到校门口,领着他们认认校名:“淀山湖中心小学”;认认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认认自己的班级名称。领着学生置身于漂亮的校园,那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一切都让人陶醉。而走廊中那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话语,更是吸引学生的眼球。
3.在读报中,巩固旧字认新字
课外阅读对于学习汉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认的汉字需要运用,运用它们来阅读;平时认读到的汉字需要在运用中进行巩固。而且,学生在阅读中必然又会认识一些新的字,从而激发起进一步识字和阅读的积极性。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报,可以自己读,可以读给好朋友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总之,每天要有针对性地读一段文字,一来可以巩固认识的字,二来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1-2年级)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不能因识字而识字,应抓住生字的音形义特点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课内外结合,新旧知识结合,教学与活动结合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强学生的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