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欧洲杯八强球队前场射门情况分析
作者: 代恬 温朋飞 张文江摘 要:随着世界足球运动的迅速发展,现代足球运动越来越注重运动员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寻找我国足球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参加2012年欧洲杯八强球队的7场比赛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射门的次数、脚法、区域以及战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通过边路转移配合突破防守的薄弱环节直接形成传中,在门前采用多点包抄,多层次攻击,是现代足球进攻战术的发展方向。头球射门进球是淘汰赛阶段重要的制胜砝码。
关键词:足球; 欧洲杯; 前锋; 射门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第14届欧洲杯8强球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阅读了几十篇有关足球战术的文章,做了相应的文摘,进行了相应的分类。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观察统计法。本文数据资料的收集是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通过观看2012年欧洲杯8强球队前场射门情况,并按照有关指标进行数据统计。
1.2.2.1统计尺度。在统计中,将前场射门角度,距离划分A、B、C、D、E区
1.2.3数据统计法。对所统计的指标数据进行审核与复查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数据库。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所学知识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使整体更有逻辑性。
2.结果与分析
2.1射门区域情况分析
本届欧洲杯8强比赛中,通过表1可以看出,A区内射门达到14次,进3球,占进球总数的23.3%。B区内射门达到42次,进9球,占进球总数的69%。C区内射门达到24次,进0球。D区内射门达到21次,进1球,占进球总数的7.7%。E区内射门6次,进0球。这一数字体现了一个球队在进攻能力上的强弱,只有不断的把球推向对方半场,才可能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并通过在对方半场的进攻与配合,寻找射门得分的机会。
2.2射门部位情况分析
按照踢球和头球动作要领要求及射门方法分类,把射门部位分为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和头顶球部位。从射门部位的采用情况看,本届欧洲杯队员射门部位运用的目的性更强。
2.3射门战术特点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本届欧洲杯八强赛中边路传中射门48次进球数为8个,占进球总数的61.6%,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因此,边路进攻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通过中边转移配合突破防守的薄弱环节直接形成传中,在门前采用多点包抄,多层次攻击,是现代足球进攻战术的发展方向。进攻中中路的传切配合是最具实效性的,在本届比赛上利用中路传切配合射门共打进4球。占进球总数的30.7%,这种进攻方式往往一旦成功便能直接破门得分。个人突破射门13次,未能进球。这显然说明利用个人能力而能左右比赛结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欧洲杯这样级别的比赛,防守强度越来越大,相对于密集的防守,个人的盲目突破是很难有效果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B区射门次数最多,是进球最多的区域。头顶球射门17次,进5球,是进球最多的部位,其次是脚背内侧、脚背正面、外脚背和脚内侧。
3.1.2最有效的进球方式是直接射门。边路传中射门48次进球数为8个,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
3.2建议
3.2.1在快速激烈的比赛对抗中采用什么样的脚法射门最有效、最准确,和把握射门机会,我国前锋队员在临门一脚时有所欠缺,应加强训练和比赛中应提高射门能力。
3.2.2比赛中最有效的进球方式是直接射门,在训练中加强直接射门的能力以及防守问题。边路进攻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国队员应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通过中边转移配合突破防守的薄弱环节直接形成传中,形成多层次攻击。
参考文献:
[1]顾伟杰.《足球比赛中的抢点射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年7月第1期
[2]钟俊.《对足球比赛射门区域的分析》,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年3月第9期
[3]杨浩,高巍,徐国平.《 第12届欧洲杯足球赛运球突破与射门技术运用情况》,西安体育学报 ,2005年
[4]杨次榆,李 炯.《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中获得射门机会的战术方法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61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