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作者: 孙洁

摘 要:国学,与我们的生活相隔甚远,又似乎紧密相关。有人问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人说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里程碑。国学为何物,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国学做出确切的定义。本篇文章对国学的概念做出了简单界定,在现实文化背景下对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又针对如何解决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中小学; 国学教育; 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55-001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及个人享乐无节制的追求,都在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此时,国学教育的教化性就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处于这种文化变迁之中,国学的教育意义也重新被人们所认知,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大国学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成分也成为了教育部的工作重点。

一、国学教育现状

国学最初是指国家学府,如国子监、太学。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来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介绍两个案例,2010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从“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考虑发出一则通告,严禁各级教育厅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加选择的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著名企业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独立文化学者张培合工作之余,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文学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推广,他曾严厉抨击国学班高收费现象:那不是弘扬,是敛财。面对如今国学所存在的种种现象,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又成为了社会各界讨论的重要课题。国学教育的现状主要有:

1.课程选材不合理

虽然国学教育被教育部门和各界人士引以重视,但目前对中小学学生的国学教育仍未系统化,尚未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各方面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大。教育部做出了批示,相关人员配备不够完善,部分学校、老师、家长做出了一些尝试,而这些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国学内容中的重点主次,造成选材不科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选材内容不能经过专家论证、没有经过专业解析、不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选材、教学,根据自身经验盲目选材等等,都是国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易中天《品三国》,学生就被安排读三国,于丹讲述《论语》,学生就跟风“赏“《论语》,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透漏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弊端,指出了其症结所在。

2.附会解释失去本真

国学教育不能高效优质的实施,辅助的解释不合理也是一大诟病。一些经典的国学名著由于时代久远,缺乏相关资料,不能进行正确的考究,教育者往往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某些字词句的解释失真,导致文章失去原本的意义,造成文章被曲解。正如:“床前明月光”,床,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指“衣襟”,上船就是见驾前系好衣襟;“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是“零散的飞蛾”;“床头屋漏无干处”,屋漏指屋的西北角,而不是房子漏。

二、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1.准确定位

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国学已经形成了其自有的系统,对国学教育的准确定位,正是完善系统的核心问题。国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占有多少分量,站到哪个位置,仍没有统一的划分。部分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了对国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对国学教育做出了合理的规划,在课时安排中得以体现。一部分学校由于没有条件,或者是基于国家尚未对国学教育进行专门的立法规定,对国学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够,使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实质上现阶段,更多的学校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时所重新定义的国学教育并没有展开。对国学教育的准确定位关系到国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决定其其发展前景,是解决目前国学教育所面临问题的重中之重。

2.坚持本真性原则

某些人提出删减国学典籍,原因之一是经典中确实有些东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少与时俱进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引出了国学典籍失去本真的另一个原因:这些人之中不乏浑水摸鱼,凭借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建树,用过于“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国学问题。有学者提出孟母三迁暗示了“环境决定一切”应该删掉,却忽视了人应适应环境,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对国学的解读,应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之上,再结合当代现实状况,应当以辩证的眼光对国学教育做出最恰当的解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中华国学的宗旨。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引导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国学的总体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并不会随之远去,而是会在时代发展的步伐中,被我们所吸收利用,与我们的意识相融合,体现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杨海渊.对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25):226

[2]张小国,唐智松.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乱象与方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4)

[3]杜钢.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2,(1)

[4]闫芳,和学新.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