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组织区域游戏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作者: 蔡琼摘 要:每一位儿童都有其先天的遗传和生物基础,儿童个体的发展会受到其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制约着儿童发展的可塑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儿; 发展;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88-001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它所揭示的是儿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典型的行为方式。幼儿的社会性特征总是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得到发展的。区域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其中,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发展幼儿健康的社会认知系统,从而使得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得以良性循环,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创设“当家作主”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导者
区域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环境创设作为依托,幼儿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产生兴趣、灵感,进而获得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在环境的创设、条件的提供方面占了相当大的角色,容易忽略幼儿参与的作用。创设的环境最终还是作用于幼儿,幼儿从懵懂无知的自然人发展到有一定想法、见解、判断能力的社会人的成长过程,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陶冶与渗透。没有兴趣的学习、被动的参与显然是没有实效的。
区域环境作为幼儿活动的“小天地”,作为一个小团体的“小社会”,应充分听取幼儿的意见,让幼儿“当家作主”,使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其社会性认知会获得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布置当然要体现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完成。幼儿可以走到街头,认识交通信号灯、观察车辆的通行,同时认识汽车的种类,自己向有关人员咨询交通方面的知识,或与家长交流,还能从中发现路段车流量的问题等。其实,幼儿在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关注社会的过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与自己所创设、所熟识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二、营造“我能做主”的活动过程,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引领者
任何一种个性特征、心理品质或行为方式的最终获得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区域活动以一种“小的社会形式”与幼儿相互作用,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不断的社会化交往中获得发展。区域活动创设了一份相对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在活动中给幼儿营造“自己做主”的活动过程,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交往、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社会认知系统不断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还是以“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为例,幼儿在美工区依照标志图制作标志,发现了自己不熟悉的标志,即先前在自己的社会认知过程中未呈现于大脑印象的标志,使幼儿的认知平衡出现了不平衡。幼儿产生了认知的欲望,他可能会与周围的幼儿商量,如果讨论的结果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就更增加了幼儿认知的兴趣,向老师求教。经过同化或顺应的过程而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认知。然后,他会骄傲的讲给其他幼儿或者从生活中寻找这类标志,这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自己做主的机会,让幼儿能有自己的意愿和主张。
分享与合作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很多的情况下,某个活动的过程是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的,然后共同分享活动的成果。分享一般是以分工的形式体现的。在进行“交通工具”的主题活动中,美工区制作标志的幼儿与建构区拼插交通工具的幼儿共同建构一所交通指挥场所,并由餐厅的幼儿进行后勤服务,科学区幼儿负责结算,幼儿在活动中很自然、和谐的形成一个互动系统。大家开始的几个目标都是为总目标服务的,设置了一个社会的场景,幼儿在其中协作分工、交流协商的社会化参与过程。最后分享活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搭建“我的看法”的评价平台,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鉴赏者
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的,恰当、及时的评价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通过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同伴、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既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同伴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是一个相互交流、提高的过程。幼儿的评价表面看似是一种认知倾向的评价,是在不断的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系统的过程。但挖掘其深层意义,幼儿能够大胆站在大家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一个社会化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个性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又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并为社会所接纳。因此,引导幼儿评价活动成果,展示幼儿活动成果,都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认可,幼儿从中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并在不断的循环中得以逐步的发展成熟。
教师作为区域活动中引导者、合作者、欣赏者,对幼儿活动情况评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评价幼儿活动时,应尽量从幼儿认知系统中矛盾的、不稳定的、不明确的方面加以引导,使得每一个个体的幼儿都形成正确的评价。让孩子试着从别人的视觉或观点上看待问题,更易于幼儿发现差异、寻求进步,更有效的促进幼儿角色扮演、情感迁移等社会化过程的开展。例如幼儿在活动中,因为争夺一种使用材料而争持不下,他们此时想得更多是自己对材料的占有使用权,而未考虑到别人。评价中,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请幼儿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怎么样才能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给幼儿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交流平台,让幼儿敢于评价,并且评价得有道理。在这样公平、公正的评价氛围中,不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被社会所接纳、所认可的成功的“社会人”,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自有它潜在的巨大的作用,所以作为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区域游戏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